她只是小事情上,日常生活上,处处翕合主旨,只是尽好自己的本分,人人都可成圣。这就是德兰成圣的特点。 附:圣女小德兰生平摘自:《圣徒列传》圣女里修圣德兰是加美乐圣衣会的一位年轻修女。
和睦同居合神心,彼此相爱成主旨。丧礼联谢绝尘世苦,得享天上荣。身卧安息地,灵归极乐天。我回家见父去,您在此等主来。离人间愁烦劳苦,进天堂福乐之地。肉身息世劳苦路,灵魂天堂得永生。
如:昔日香港教区在今日深圳范围内曾设立近百个堂口或活动点,如,宝安黄麻布(耶稣君王堂自1938)、南山北麻嵌村(主之母堂自1910)、龙华镇南白石龙(圣弥额尔堂自1868年传入,1929建堂)、石岩镇水田村
因为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地方,神学院就暂时开设在石家庄市北堂。报到那天,我和同时入学的老乡签了到,各自领了一件小白衣和一本《新经全书》,找到了自己的床铺休息了一会儿,虽然年轻,毕竟也坐了一千多里地的火车。
尽管刻印印刷的简陋粗糙,但仍可看出乐谱本的记录整理者不但音乐造诣很深,而且对天主教礼仪音乐和歌词白话文、文言文运用得很娴熟,尤其是在处理古经文对应民族音乐的节奏感及合仄押韵上恰到好处,未曾见过这位专家就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每个天主子女的生命,在基督内,借着基督,以一种奇妙的方式,与所有其他基督徒弟兄的生命相联系,彼此活于基督奥体超性的合一共融之内,犹如在一个奥妙的位格内一样,《天主教教理1474》
主在千万人中竟找不到一个合主心意的人……面对如此现状,主的焦虑、主的忧伤肯定会有增无减,我们作为主的门徒,又是怎样的心情?又该拿出怎样的行动?
翕合主旨的我,结果是从天主那里获得了丰富的生命———两个孩子。不难看出,在永恒的时空里眺望,在痛苦的情感中失去了母亲。在剧烈的产痛中获得生命。不要只看事物的单方面。在失去的同时,我们亦是在获得。
利玛窦到北京后,写了《经天该》和《乾坤体义》,同李之藻合译《浑盖通宪图说》,这是三部天文学著作。他用中文写作《通天该》,此书是用七言古诗形式书写,全书写了四百二十句诗,显示出他汉语功夫的深湛。
刘会长和李会长只不过是教友中的两个例子,像这两位会长如此热心为主奔波的会长、教友还有很多,很多……近几年,临沂教区举办了大中小型培训班近十次,把信仰的美食送给了那些缺乏道理,如饥似渴的教友们,丰富了信仰生活,提高了信仰素质,教友们乐得合不上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