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南方嘉兴已有类似的学校,随着北方教会的发展,加之嘉兴气候不适宜,所以在北京栅栏再建了这所学院。原住宅地是由四座平房组成的长方形院落,建于1904年。
下午一点,旷野大漠大型露天弥撒,将这次活动推向高潮,神父在祷词中,感谢天主特别的眷顾,使这次活动震撼了每个人的心灵,为以后举办类似的活动积累了丰富而成功的经验。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在这里不能一一写出,她的行动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在她的身上看到的是爱人的天主。沈姆姆安老院、圣母院两边跑。
徐光启还将一些额外收益用于帮助穷人,一年下来,若还有剩余,他便交给教堂,让教会分摊给类似的穷人。他不仅对家乡的人慷慨,而且对外地的教友也一视同仁,全力相助。
从起初他便看到他与人类同甘共苦,虽死不辞。他也看到他从死者中复活,成为“死者中的首生者”(哥1:18;默1:5)。人类是为生命和复活而受造的。除了复活的奥迹之外,没有任何其他对死亡之恶的答案。
教会需要在基督内做处出见证,以建设一个“正义与团结”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里“所有的人类都可以像兄弟姊妹一样的生活”,这个公共利益也是那些为数不多的富人与大部分生活在痛苦中的人所期望的。
我国古代的圣贤们也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类似的宝贵金训:亚圣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宋朝著名文人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近代文人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老父收到的献仪,除了教会所需,总不忘穷人,他是“施舍无类”,意思是不管什么人,有难就应帮助。人都会有囊中羞涩,难以启齿的困境,老父有求必应。
有时候和一些教友在一起聊天时,也会谈论类似的这些话题,听一些教友和神父谈论,偶尔自己也会通过网络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一篇《曾经也是神父》的文章更是许多修道人茶余饭后不断探讨和分享的话题。
我国也有类似的说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跟好人在一起,你就变好;你跟不好的在一起,你就变得不好。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很熟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圣经鼓励人们要选择对我们生命有正面影响的人建立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