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认为宗教是人对终极意义的自由追求,是人的一种深刻的精神需要,不能被其他东西所取代;宗教也是一种社会伦理精神的核心,我们可以吸取宗教中积极因素以建构新时代的伦理精神;宗教同迷信和邪教有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因此,对于荣主益人的事务,基督徒当永无止境,要不断去挖掘、探索,为找到更好的方法来光荣天主、协助人灵和传扬福音。亦即大莫大于天主的光荣,高莫高于人灵的利益,急莫急于福音的传播。
一.保禄的末世神学思想保禄在写给得撒洛尼人的书信中提到了他的关于“主再次来临”的神学思想。因为得撒洛尼教会有些人相信主不久就要二次来临,这思想使一些人感到恐慌。为什么会这样呢?
但是,若痛苦与死亡连在了一起就使人忍受不住了。这一意识本身就足够使人对痛苦与死亡产生极度的恐惧,就如梵二文献所说:“人不独为痛苦及肉体的逐渐肢解的折磨,尤其甚者是害怕自己永远消逝于无形。”
铲除了罪恶、使人能够怀有基督耶稣所怀有的心情(斐2,5)善度人生的天主仁慈,无偿地传给了人。
另外,天主的事业是靠人信德的合作。
有人对圣经某些真理不明白,这是很自然的事,可以暂时保留,谦卑求教于人,或直接求圣神启示,不应当抱着骄傲的态度去怀疑。
可什么样的事物和人最能代表圣教会呢?真福德肋撒修女一定是绝佳人选,套用一句时髦的话,她是教会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在世界范围内,德肋撒修女的知名度、美誉度甚至要超过天主教会本身。
我们一般情况下将人分为好人或坏人,义人或罪人。然而,在主耶稣基督的心里,每个人都是天父的儿女,都是祂要救赎的兄弟姐妹,都是将要回到天堂的人。所以,即使看似危险的路,也是或更是传扬福音的道路。
两千年前,在以色列的加里肋亚也发生了一起灾难,是人为的灾难,当时罗马派遣到犹大作总督的比拉多不仅杀害了一些加里肋亚人,更将他们的血,掺和于他们的祭品中加以侮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