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些日子里,耶稣由纳匝肋来到约旦河边,找若翰施洗。(谷1:9)常言道卧榻之前,岂容他人酣睡。
德国耶肋米亚总院牧告诉“信德”:本笃会中国委员会每年聚会一次,主要讨论本笃会与中国的交往经验和兴趣。一般有来自德国、韩国、意大利和美国的本笃会团体参加。
而在玛利亚玛达肋纳“跑去见西满伯多禄”(若廿2)之后,若望宗徒和伯多禄两人一起跑(参:若4),为了要到耶稣被埋葬的地方。
父通过苦难光荣子,特别是通过肋旁被刺透来光荣他,耶稣死后,一个百夫长前来用刺枪刺穿他的心,于是耶稣的心涌流出血和水来。
血在圣经中代表生命(参阅肋17:11及14)。出乎意料的是:被人类罪恶所剥夺的生命变成了一种呼喊。受害者心中对生命的渴望并没有被暴力所扼杀,反而因他受伤的无辜而获得解放。
耶肋米亚叫选民期待那要拯救他们的「上主」(Adonai),亦即那要与我们同在的天主-厄玛奴耳(Emmanuel)(玛1:24)。
这使我记得门徒的第一次被召的背景,耶稣在加里肋亚海边召叫。
拉丁教会传统上对玛利亚的身分不确定;她是基督复活后向她显现的玛利亚玛达肋纳,或是玛尔大的妹妹,又或是那位获得主赦免罪过的罪妇呢?因而导致罗马日历在7月29日只纪念玛尔大一人。
福音恭读圣路加福音17:11-1911节:「耶稣往耶路撒冷去的时候,经过撒玛黎雅和加里肋亚的边界,」背景注解:耶稣朝圣的最终目标是耶路撒冷——他要在那里完成逾越奥迹(即他的苦难、死亡和复活)。
这些圣人是爱护穷人和大自然的圣方济各.亚西西、在困难中极具忍耐的圣方济各.撒肋爵,和热爱中华文化精神的圣方济各.沙勿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