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什么是文化、什么形态的文化才能算是繁荣,官方指导文件都语焉不详。
这里,我们先看看教会在梵二以后官方文件的说法,好让我们有章可循。依照教会内传统的礼仪规则,禁止妇女(少女、已婚者或修女),无论在圣堂,在住宅,在修院,在学校或在妇女团体,都不得在祭台上给司铎辅祭。
自一九七○年起,我在香港圣神修院教授教义神学,因此,每次我细心阅读您所颁佈的文件时,我特别欣赏您对教义和真理的阐释:十分清晰,有条不紊。您由始至终,都一直提醒我们要慎防现代相对主义流行的毒害。
当今的教理、文献和法典,这三个文件以及教宗的通谕等就是当今教会成了文字的活训导。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个意识很重要。没有这个意识,从宗徒传下来的这句话就成了一句空话,毫无意义。
签署文件的包括圣公会坎特伯雷大主教凯里博士、天主教奥康纳枢机、“自由传统教会”协调员本汉(T.Burnham),“英国及加勒比教会协进会”代表贝斯威克(E.Beswick),他们承诺“依靠圣神的力量,一起迈向耶稣基督的教会形可见的合一
在不少教区手领圣体被允准许并普遍地实行,亦只不过是由于他们都是获得了特别许可,这个特许早于在1969年5月29日的梵二后相关礼仪的文件中,关于送圣体的方式的一文中首次发布。
他在此前发表的讲话中立即提到几天前遇害的土耳其主教团主席帕多维塞主教,称他为这份文件的准备工作出了很多力。
尽管如此,他还在继续照常工作。 梵二大公会议对俗世社会的态度有了一种基本转变:教会向全世界开放了。教宗方济各正是义无反顾地沿着这一条路线向前走着。
这份文件值得一再阅读及引用。本宪章清楚展现圣经的本质,它世世代代的传承(第二章),它跨越新约和旧约(第四、五章)的属神启示(第三章),以及它对教会生活(第六章)的重要性。
然而,工作非只是白白地、默默地付出劳力,而是能够将工作转化为祷告,就如圣施礼华的教导般:把生命的每一时刻及每一情况,转化为爱主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