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德的礼物》通谕在邀请具有悠久历史的教会团体派遣本地的神职人员和在俗教友,前往年轻的地方教会协助当地的传教工作。
出入大堂而在此虔诚祷告的人络绎不绝,包括中国的白发长者、被母亲抱在怀中的幼童、年轻的孩子和文质彬彬的男子,也有借奥运会来华参观游玩的国际友人。
米利切维奇是一位来自莫斯塔尔的年轻司铎,他经历了上个世纪90年代爆发的波黑战争。米利切维奇那时只有7岁,像他这个年龄的孩童对这场兄弟间的冲突是无法理解的。但他明白,他母亲流下了许多痛苦的泪水。
开学典礼典礼上,培育团成员身着神职服与教师队伍在主席台就座,70位修生穿着校服,个个精神饱满。
乐观主义的人世论以生否定死:既然死亡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何必对死耿耿于怀?姑且将死亡弃置一旁,充实而丰富地走完人生,实现人生价值。孔子对待死亡的态度是:未知生,焉知死?
这青年也是来投宿的,他名叫卢生。此时正是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卢生郁郁不得志,进京赴考名落孙山,垂头丧气。途经邯郸与吕翁相遇。言笑之间卢生忽然低头看看自己的的陈旧的衣服,不禁叹息道:“唉!”
总教区现有六十七名修生,近年每年有约十人加入。全美国目前有一千四百多名入读大学本科的修生,三千四百多名入读神学的修生。
12月4日下午,上海佘山修院邀请中国基督教协会副总干事、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主席耿卫忠牧师为修院修生们进行了一堂精彩生动的圣经中国化翻译讲座。
据圣神修院网站报道,1841年四月,香港首任传教区监牧德多罗神父及传信部两位代表司铎偕同20位中国修生,自澳门乘木船来港,在今威灵顿街建筑一间茅舍,修生们就在这裡渡过了最初几个月的修院生活。
任教期间,侯神父深受修生们信任和爱戴,与修生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及友谊。教书之余,侯神父也经常在周末到当地一些堂区送弥撒,至今石家庄还有一批老教友念念不忘这位牧人,每年5月20日特别纪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