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本笃十六世劝勉信友们把四旬期看作是走一段真心皈依旅程的邀请,幷提出当天的弥撒福音中耶稣在息哈尔与撒玛黎雅妇人相遇的情节说:“要是为在这个世上活着人的身体离不开水的话,在人身上也有一种精神上的渴求,这个渴求只有天主能够满足
在支付了大量的彩礼后,婚后的生活可想而知,感情的分裂会出现,这样的婚姻经过婚配圣事之后是相当的痛苦,也很容易让人在信仰方面出现消极的态度;二、我们如果收取大量的财礼,那么我们是否真的轻慢世俗而跟随耶稣悔改皈依天主呢
能为他人和穷人奉献的司铎在四旬期开启、要求皈依和更新的时刻,教宗敦促这些修生学习能帮助他们成为司铎的“一种生活型态”,“能为他人奉献自己,并关注最贫困的人”,重新发现淡泊有节的乐趣。
最后,教宗呼求荣福童贞玛利亚指明“皈依的道路,因为没有宽恕,就没有和平,没有悔改,也就没有宽恕”。教宗最后这样祈祷说:“如果人心转变,世界就会改变;每一个人都须说:从我的转变做起。
教宗良十四世在冈道尔夫堡为愿祢受赞颂庄园主持启用仪式,称该庄园有如“希望的种子”,为生态皈依树立榜样。教宗良十四世9月5日周五下午在罗马近郊冈道尔夫堡为愿祢受赞颂庄园主持启用仪式。
陈庭祥、姚毓华和汪江北三位教友向我们介绍了金山圣经学习小组的现状,而陈振华、徐柏浪和邵倩三位教友则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他们皈依基督的感人事迹,福传尖兵陈莹教友则分享了她几年来的福传经验。
三、激活信仰:基基团作为深度培育与个人皈依的熔炉在传统的堂区聚会中,基督徒往往容易陷入被动参与甚至“匿名化”状态。基基团则以其小规模、高互动的特质,为信仰的深度培育与个人的真实皈依提供了理想空间。
这种交往不仅需要较清晰的思想和理论,不仅要用我们的头脑,更需要用我们的心灵和双手,与所有善意的人士,携手并肩共同谋求正义与和平。耶稣不仅说自己是真理,同时还是道路和生命(参若14:6)。
除了欢呼歌唱之外,我们也应在极度的静默中,用心灵聆听上主的训诲,用心灵向上主倾诉,用心灵与上主对话交流,难道这不能算双倍的祈祷?我个人觉得这也一定有双倍祈祷的效果。
也正是这些象征财物的有限光泽,遮蔽了人的眼睛,对上主所创造的“光”视而不见,在本末倒置中迷失了人生的终向,让自己的心灵陷入难以自拔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