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景县天主堂“追思已亡节”扫墓
2006-11-06

那些炼的受苦,只是暂时的事,他们的名字已登录在永生的名册上。一旦受苦期满立即升天享福。“为信仰主的人,死亡只是生命的改变,并非毁灭”。“死亡不是终结,而是进入光荣境界的门路。”

香港:嘉诺撒在俗会朝圣活动庆祝会创立二百周年
2008-11-06

在俗成员能亲临会祖及其它圣人曾踏足的地方,无疑深化了基督徒的使命感,更认识了会祖及会的神恩。二OO八年是嘉诺撒仁爱女会成立200周年、会祖圣玛大肋纳列圣品20周年纪念以及在港传教148周年。

《天主实义》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2017-03-28

利玛窦(MatteoRicci,1552-1610),作为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最杰出的使者,被认为是西方学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

自带生活费修道、50万公里牧路,一位神父的真实生活
2025-01-20

母亲焦道芝在四奶奶纪王氏的热心介绍下,接触到了天主教会,经历了各种试炼,焦道芝带着丈夫纪乾和子女纪德仲、纪德进、纪德付、纪德平,一同走进了教会这个温暖的大家庭,开启了全新的生活。

杨振宁对徐光启的推崇
2005-03-02

利玛窦口授,徐光启笔述的《几何原本》是利玛窦在罗马学院的老师克拉维乌斯(CHR·CLAVIUS)讲授的课本。他出生于德国,18岁时在罗马入耶稣会修道。

耶稣会士的辩论课
2004-08-05

(见耶鲁大学史景迁著《利玛窦的记忆秘宫》)利玛窦在罗马学院求学时,正值不久前(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分裂言论,攻击罗马教会。因此,他是在持续不断的宗教派别间的论争中长大的。

蒙古:天主教会团体越来越有希望
2010-07-26

由于忧苦之慰传教会(MissionaridellaConsolata)的一个团体在蒙古南部前杭爱省(Uvurhangai)省会阿尔拜赫雷市(Arvaiheer)的传教工作,而孕育出了当地的天主教团体。

倾听苦难和果酱罐的喜乐
2025-07-29

从神学的角度来说,该会的生活基于三个要素:奥斯定会规、圣布里吉达会宪,以及为回应时代变化所修改的会宪。莫尼加修女指出,会的精神清楚地呈现出来:“基督的苦难对我们至关重要。”

点点滴滴话德日进大会
2004-02-11

德日进神父(1881-1955)在生前发表大量科学性文章,去世后神哲学和修书藉开始问世,立刻受到普世的关注,译成多国语言,研究他的文章层出不穷,德日进成了战后世界的瑰宝。 

天主教中南神哲学院简介
2004-04-21

神学班课程设有:伦理神学、信理神学、圣经、礼仪、圣教法典、教史、中国历史、教会音乐、英语、语文、政治、、体育、牧等。师资:现有专职教师18位,组成培育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