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好,说到这里,结合前边我们谈到的那个具体事例,年轻夫妇归还给那位传教员所有的圣物后抛下了在天主堂里看不见耶稣后,拂袖而去的举动,我想换一个角度给这位受委屈的传道员交换几点个人观点:1.作为一名传道员,
(若一3:17-18)他让我们在享用世物的同时都该具有超然物外的圣善心态,而不被看得见的事物所拖累所蒙蔽,以至于忘却天主造生我们的最终目的。
他四处奔走呼吁为保存搜集之物,博物院之设立,实为急务。他认为,在中国北部尚无完善的地质研究院的情况下,若在大学特设一科,专为研究华北矿农及其它各种之来源,此时似难以办到。
可是物落尼加就不惧别人的眼光,挺身而出,拿出自己干净的手帕,帮耶稣擦脸。当别人在尴尬困难糟糕境地的时候,你还肯与他交往,和他做朋友吗?
母亲乐善好施,邻居借钱借物她都尽力满足,记得讨饭的来了从不放空。见一位讨饭的裤子破得不行了,她就把父亲一条好点的裤子送给了他。
而这幅壁画的桌面上摆放着的居然是中国古代餐具,见耶稣手里拿的是包子,桌上还放些馒头,还有筷子和酒杯,在这幅绘画中,所有的人物在这里都成了具有中国人的容貌以及汉民族传统服饰的形象。
信德告诉我们,天主乃是万有之源,万美之泉,上天下地、飞潜动植、羽毛鳞介、一切受造之物,无一不在他的掌控之中,生活在他的慈爱恩宠之内,因为他是全能全知全美善,至公至义至仁慈,且又无所不在的天主,他的威能弥漫宇宙
经历过“文革”不久的大陆教会,百废待兴,圣物稀少,心灵手巧的他,决定掐念珠为教会服务。在妻子李敏英的支持下,说干就干,4月才退休,6月就开始掐念珠,至今已掐了12年。
对此,我也有着同样的感受,特别是当书法练到一定的功夫,在书法创作的书写中,在一招一式、一点一画、一疏一密、一虚一实、一方一圆、一大一小、一离一合、一巧一拙、一深一浅中,在一白一黑的世界中体验着人、事、物运动
第三项特质是谦逊:真理、信仰、幸福和救恩不是我们的所有物,因此唯有态度谦逊,才能传扬基督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