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没有教会的知识,于是我就看教会的“信德”,每期的报纸我都会把我感觉不错的文章印下来,闲暇时就和老伴一起来这里,一方面锻炼身体,这不老伴就在前边的山上;另一方面又可以借此机会向来这里游玩的人发发我复印的这些报纸
《参考消息》上曾刊载过一篇署名迪亚娜、标题为“别人与自己”的文章,其中就列举了一些人评判自己和他人言行的双重标准:别人坚持自己的行为方式或喜好时,他说那是固执,但自己那么做时,反说那是意志坚定;别人做事缓慢
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梵蒂冈新闻网)圣座传播部编辑主任托尔涅利(AndreaTornielli)近日发表一篇文章,介绍荣休教宗本笃十六世书面回答德国《赫尔德月讯》(HerderKorrespondenz)
(文章来源:号角报)
在本期培训班散学之际,修院常务副院长童恒久副主教抒发感想,写了一篇标题为“在一起”的文章”,表达了对教友培育的鼓励、肯定和支持,并寄予了希望。
当她发现堂口的文字福传工作有些薄弱时,便主动与负责宣传的教友商量,利用堂口的两块黑板报,自采新闻,自拍图片,剪贴教会报刊上的一些文章,办起了“信仰与人生”的宣传橱窗。
从教会的书、报上,我们读了大量有关福传的文章,其中也不乏有很好的建议。但我们有许多人读了那么多,但还停留在认识的层面上。想想福传的使命如此艰巨,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自己不会福传呢?!
但在最近看了不少德兰修女自己写的文章,及别人写的德兰修女传记,以及对仁爱传教修女会中义工的描述,才知道“爱,直到受伤”这句话的出处,也真正了解到,为何必须爱到受伤。 主耶稣说:要让我们彼此相爱。
近日,梁晓声在一篇“日常琐思———‘家’”的文章写道,原来人除了自己的躯壳需要一个家外,心灵也需要一个家,几乎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家,遗憾的是我们疲惫的心灵却似无家可归的流浪儿。
(本文编自宗教文化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释义》及《宗教团体管理办法》《宗教院校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财务管理办法》《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本文摘自:微言宗教,文章原载于《中国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