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补充说,要实现这个渴望,就应该像福音中说的,在盘石上建房屋,就是把自己的生命建在唯一永不倒塌的基础上,这基础就是基督。教宗于是告诉青年们如何与基督一起将自己的生命建造在基督身上。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指出,记忆、信德和仁爱是重建基督信仰生活的3个稳固基础。他们要重建古时的废址,建造倾圮的城邑(参閲:依六一4)。
他的讲道朴素而深刻,不强加于人,不前后矛盾,围绕圣言始终如一:在阐述主耶稣的教导时,常能划到更深处,循循善诱,让人感悟;在批评时弊时,委婉而坚定,发人深省;在规劝人时,以基督、宗徒和历代圣人的话为依据,
为了这个缘故,这些创伤没有在复活的基督身上消失,反而继续留在祂身上,因为那些创伤是天主爱我们的永恒标记,是为相信天主所不可或缺的。不是为相信天主存在,而是为相信天主是爱,是慈悲的、忠信的。
天父,永恒和无限的爱,派遣祂来到世上不是要审判世界,而是要拯救世界(参:若三17)。天父以浩大的慈悲赐下祂的圣子。祂将圣子赐予众人,且永远赐予他们。
不会爱自己周围的人,也就不能爱那远方的人,自以为能够帮助别人,却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那助人的质量亦应受到质疑!摘自网络
我们毫发未湿回到家,跟闺女分享天主无微不至的爱。看到我从雨衣包装袋中拿出临去时随身携带的阿狸热水袋,闺女笑着感叹:真是呢,连它都有雨具了,一点儿没浇着!主深知人的所需,他爱每一个人!
复活是基督的许诺,是耶稣因爱用十字架的痛苦牺牲而为人类换取来的。为这个信仰,无数的基督信友前仆后继、奉献终生,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教宗强调基督徒绝不可脱离群众,而要有勇气逆流而上,宣讲天主的慈悲;真正的人文主义总是有一张爱德的面容。弥撒福音记述耶稣问祂的门徒们两个问题:一个是人们说人子是谁?另一个是你们说我是谁?
对那些并不认识我的人,我感到很伤心失望(若8:41-44),但我并不是轻易生气发怒的,因我就是爱(若一4:16)。而且爱你是我的意愿(若一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