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的大姨以优秀的成绩考上了温州二高(当时名校)时,村里人都反对外公供我的大姨去读书,可是外公明练通达,决然供养大姨读完书……他的四个女儿都有书读,这跟外公的开明、高瞻远瞩是分不开的
或者在堂区,一个人反对另一个人,一个人说另一个人的坏话,以便爬得更高?我们是否知道该如何倾听,以便理解其他人行事的原因,或者我们是否在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即便是用抚慰的话语?
他告诉我,他不反对新经文,但他更喜欢这些朗朗上口的旧经文。爸爸也很喜欢唱圣歌,是少有的圣歌迷,教会传统的圣歌外,现在流行的新式圣歌,他也能学会。弥撒中,他常常跪在圣堂前面,和歌咏团一起唱弥撒。
他坚决反对任何在天主与人之间引进「我给,你也要给」那样买卖关系的宗教观点。在天主与人之间的首要关系是爱。比喻中的父亲毫无贬低长子的忠诚的意思,相反他着实予以肯定。
由于也是人,他时常受到反对。但是,如果个别的君王可以指责,王权本身却是不容置疑的,因为他是天主临在他的子民中间的保证。
为此,信德网将部分相关新闻转载,以飨广大网友(注:凡转载内容,并不代表信德网赞成或反对其观点。)同时我们也真诚地为中梵关系祈福,希望中梵双方的外交关系早日获得突破和改善。
这种“轻看人”其实是“罪对人的腐蚀”以及魔鬼诱惑人在互相指责和反对中自暴自弃,放弃追求天主。
面对讽刺、误会、反对,甚至陷害,以及生活中的种种困境,圣家三圣总是选择去爱。因为他们不是关注自己的得失,也不是挂虑自己的有限,而是在天主的爱中,在天主的视野中选择去爱。祈祷是他们家庭生活的中心和泉源。
即使人反对祂,折磨祂,要钉死祂在十字架上,主耶稣仍然选择去爱人。祂爱每一个人,也包括钉死祂的人,祂为他们祈祷说:父啊!宽恕他们吧,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路23:34)。
建立在慈悲之上的教会学必须反对某种“自恋神学”,一种封闭的教会观。因慈悲走出自身的天主教没有什么自身的利益、自身的权力、自身的荣耀可以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