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新千年的第一个世纪和第一个10年,天主教会也在更深的感受着她的普世性,大公性,先知性(特别是在促进社会正义与和平的方面),见证性和使命性(在当今的时代和社会生活中见证福音的/天国的永恒的价值)。
幸好透过双方的对话与沟通,中国社会对于天主教会的误会正在逐步减少,值得令人鼓舞。
(《奉献生活》1)这一系列活动的设计是根据《教会宪章》所指示,在这文献中,献身生活找到在教会中的定位,以及《修会生活革新法令》、大公会议的宪章──这文献有助于推动accomodatarenovatio(
这次游行活动用以纪念50年前,以若望二十三世著名的月光的讲话开始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火炬游行活动结束前,教宗本笃十六世在宗座大楼书房窗口,问候聚集在广场上的信友。他说:上主的仁慈超越人的软弱。
50年前参加过梵二大公会议的教长如今在世的还有69位。
教宗解释说,基于这个理由,依据教会伟大的传承和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进一步肯定,圣神持续不断的临在和教会训导权的指引是了解天主圣言的必要条件。
教会为基督的奥体 教会是有形可见的,但也是精神的 第二章 论天主的子民 新约及新民 普通司祭职 普通司祭职在圣事中实践 在天主子民中有信仰意识及奇恩 论天主惟一子民的普遍性或大公性
「这道通谕的起草和对它的回应,让人感受到梵二大公会议后最早的教会张力,张力的结果与这份文件紧密相连。对于准备这份文件的合作者来说,在梵二革新的要点上肩负起责任,并不容易。
有关修院情感培育问题的反省张建芳神父景县备修院院长教会自从脱利腾大公会议开始,修院成为培养神职人员的专门教育机构,梵二大公会议《司铎之培育》法令再次强调“为司铎之培育,大修院是必需的。”(4号)。
世界主教会议于1965年9月15日、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尾声建立,诚如教宗良十四世所言,那是圣保禄六世教宗的“先知性直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