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有许多网友的话语温暖人心,我记得有一句:虽然我是辽宁人,但此刻我是雅安人,我和雅安人民一起……无数的祝福和寄托哀思都在为灾区送去鼓舞。
回国仅半年,北京市密云县就遭遇了罕见的泥石流灾害,当时他从银行提出回国后的第一笔钱,共20万元,捐给灾区。这也是李春平十几年捐助公益事业的开始。
这一年,各地神长教友慷慨奉献,笃行仁爱,践行信仰;全国及地方教会联手进德公益,将爱心送至中外灾区;基层教会爱心小组不断涌现,居家探访、慰问,救济弱小者成为日常的慈善行为;从街头桥洞到麻风村落,穿梭于贫苦病患间的身影更为频繁
近日,当我听到地震灾区冯翔自杀的消息。才意识到“5.12”那个令人不能忘记的日子,至今已经快整整一年了。我们不能忘记在地震中,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那短短的几秒钟就成为过去。
大家放下历史的包袱,摒弃个人己见,远离纷争致力修和,不分身份地位、距离远近,均以普通人的身份,以自己有限的力量表达爱心,默默地服务地方教会,为一些有急需的个人家庭,乃至一些灾区提供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为了救援车辆及自愿者们能更快的抵达白鹿灾区,一辆工程车急速的打通了道路。
2014年10月底,我回到老家四川大邑县,参加诸圣瞻礼、追思已亡,在本堂商神父的带领下,安排两天时间与教友们一同去每个教堂为亡者念经祈祷。
在中国藏地,仅有几位年轻的藏族神父,为西藏、四川、云南三地交界的万余名藏族教友服务,这片地广人稀的高原地带,交通不便。
曾是台湾《中国时报》资深记者的张平宜,2003年自动放弃百万年薪的工作和原本衣食无忧的优越生活,而投身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子女的教育,为让那些与世隔绝的孩子能够尽快融入现代社会,成为隐形村落麻风病村孩子们的台湾妈妈
她还是一个无私奉献的人:远的不说,仅2008年就为因遭受地震破坏的四川一所小学的重建捐款500元;2009年为包头教区小巴拉盖村建福传培训大楼奉献2000元;去年为赤峰一地建堂捐1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