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修院组织与波斯、叙利亚的景教相似,同属于隐修院传统,奉巴格达宗主教为领袖。在中国教长阿罗本之下,分为几个教区,由副主教管理,并有司铎负责礼仪、布施。
您在狭小的梵蒂冈『教会之母』隐修院内做到这一切,这便显示出这座隐修院不是一个被遗忘的小角落。今日的丢弃文化试图将年迈体弱的人弃置在被遗忘的小角落。」
到了第6世纪,隐修生活开始在这片土地上蓬勃发展,第8和第9世纪甚至达到顶峰。从此,隐修院成为传教活动和文化的重镇。1801年,格鲁吉亚被归并於俄罗斯,格鲁吉亚教会便由俄罗斯东正教会管辖。
相反地,「隐藏的抗拒」危险至极,因为它们隐而不显。教宗指出,「我们每个人在抗拒恩宠方面各有鲜为人知的方式」,但我们必须觉察自己,「把我们的抗拒放在上主面前,求上主净化我们」。
该教会共有4个教区、165个堂区、200名司铎、一个东正教神学院、一个修院,以及8个隐修院。
教宗说从第十一世纪开始,艺术在整个欧洲,特别是在意大利和高卢,也就是后来的法国,开始蓬勃发展,两个地方似乎在建造教堂上彼此竞争,几乎所有的主教座堂、隐修院圣堂和大大小小的圣堂都是信友们出钱出力建造的。
很多献身于天主的人在隐修院和独修地生活,那里成了「在灵修方面发光发热的中心」、「小小的绿洲」,而且也能在其中缔造友爱共融、成为「教会和社会架构的生活细胞」。
圣诺贝多(梵蒂冈新闻网)适逢波利荣拉登会庆祝会祖圣诺贝多在波利荣拉登创建该修会第一个修道团体的900周年纪念之际,教宗方济各于6月6日、圣诺贝多纪念日当天致函波利荣拉登隐修院院长沃特斯(JozefWouters
为若翰洗者而言,这意味着避开所有“权利之地”(可见福音一开始作述的一连串统治者),甚至圣殿(他父亲匝加利亚作大司祭的地方),并最后隐退到荒野,沉淫在荒野的宁静之中。
天主在人的软弱中施展恩宠埃瓦格里乌斯(EvagriusPonticus)所描述的一名隐修士便是个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