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一个周末,我驱车前来葛沟村拜访我的好友白神父,当我到村口时,看到几辆旅游大巴停在村口,他们头顶着白色的印着“陕西中旅”样式的帽子,年轻漂亮的美女导游举着一个红色三角小旗,带着无线耳麦,向各位游客介绍着这里的故事
节日或周末走进自然,不再是“打卡”,而是“回家”。3.培养“初学者心态”:谦虚使人保持开放,乐于接受新观点和批评,承认“我可能错了”。这为终身学习和人格成长提供了永不枯竭的动力。
来自上海的高太太则说,我们是老教友,目前,我们一批国内的教友借用圣言会圣堂每个主日举行弥撒聚会,我们也经常组织一些团体祈祷、参观和聚会。
圣墓大殿的共同管理者,希腊东正教、方济各会和亚美尼亚教会团体的三位长上,接待了这次令人兴奋的大公聚会。教宗方济各表示:大家在这里一同祈祷,是一项特别的恩宠。
其时他已近90高龄,年迈体衰,只能请人抬到聚会之处。每次讲道都要说:孩子们,你们要彼此相爱!最后一次讲道,也是阐释这一句话。讲完之后,就在讲台上安然谢世。
我们经常在一起聚会,神父也来给我们送弥撒。在大学期间我同样把念珠也带到了学校,仍然每天晚上念玫瑰经,宿舍的同学们知道我的信仰后,对我很尊重。我祈祷念经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说话。
在闫金科、魏敏等几位热心事主、乐于奉献的负责人的带领下,除热心参与弥撒外,每周坚持一次聚会,集体祈祷过信仰生活。他们每人都有圣经、圣教日课,并“索阅”了教会的报纸、教理书籍。
随着社会的发展,受一切向钱看的影响,当其他家庭都退出了每周的拜苦路、圣经分享聚会时,我的家人仍然继续参与。因此有更多时间分享信仰,我的弟弟和妹妹后来也选择了修道生活。
在座谈会上教友们提到一个叫李德云的大嫂,说她是福传的带头人,今天却没有来聚会。他们纷纷谈起李嫂的家庭背景和她的福传情况:大嫂在本村一家西瓜种植大棚里打工,现在西瓜开花正是授粉期,不好请假。
一些朋友因阅读《信德》而了解基督,接近教会,再通过慕道学习皈依领洗;大批神长教友通过《信德》的呼吁而捐助弱者,合作救灾;各种培训学习聚会活动通过《信德》的报道而得以推动,形成了中国各地教会宣讲圣言、研读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