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泪水落入痛苦的土壤内,与信德相揉和,将沙漠变成了希望的园圃」。
一位厄立特里亚妇女随同全家人穿越沙漠和大海来到了意大利,她的痛苦经历是那些因战争、暴力和贫穷而被迫离开家园的人的缩影。
除了这些,你还要每天经受沙漠热浪的冲击,你的处境一定很悲惨。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不转向天主,请求天主的帮助!这就是为什么教会要度一个四旬期。
教宗方济各提到真福富高的榜样,他在阿尔及利亚度隐修的生活,虽然身处沙漠的孤独,却让人看到,“为全世界的穷人代祷,真的成为普世的兄弟和姐妹”是可能的。
为全心跟随纳匝肋的工人耶稣,他曾加入熙笃会苦修七年;结果为彻底回应耶稣他的召叫,晋铎后前往撒哈撒沙漠,以简朴的临在,在当地贫苦的土人中,热切祈祷及充满仁爱的友谊生活,为主的福音作见证。
在我们的神修中,荒野、沙漠教导我们“平衡”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福祉或健康的生活方式。
此时此刻我们怎能不特别想到非洲沙哈拉沙漠南部边缘地带的国家最近所遭受的严重水灾的侵袭?
我们在沙漠中,朝着地平线上的一个小点儿走了两英里,我们不敢肯定那个小点儿是不是我们的目的地,只有到了那里才能见分晓。
黄金固然值钱,但为沙漠迷路的旅人,真正需要的是一杯清水。不要盲目的去羡慕别人拥有的,而该去追求那些你内心中真正需要的。
在阅读梅瑟带领以色列人摆脱奴隶的枷锁进入沙漠时,我们很容易地会想,我们从中学不到什么,或者认为,若在食物短缺时,我们也绝不会像以色列人那样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