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利玛窦的信仰经验,对今日福传的影响
2010-05-11

不过,他采用中国人对“天主”的概念来传递信仰,这种适应本土文化的传教方式在当时甚具争议性。发起信仰本地化,开启福传新方式。

柴斯托赫瓦圣母——波兰黑圣母
2010-08-09

络绎不绝的朝圣团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而对那些来自波兰本土的绝大多数的朝圣者,自1711年以来,他们徒步从自己的家乡出发走到柴斯托赫瓦。

这个主日,让我们一起为香港的和平祈福!
2019-11-17

问题是,香港走到今天,出现这个局面,包括特区政府、当地教会和大学及媒体在内的境内外社会各界(本土和各国政治领袖、教育工作者、媒体人、宗教领袖……)在过去几个月扮演了什么角色,发挥了什么作用,如何引导和影响了香港社会的走向

基督信仰与祖先崇拜的冲突
2014-04-25

然而,在中国经历了1919年以后的历次革命和运动之后,本土宗教和信仰受到了非常大的创伤,而基督教又有非常强烈的扩张性和传教倾向,因此,中国农民在宗教选择不多的情形下频频皈依基督教。  

中国天主教的本地化运动
2011-08-19

为此,刚恒毅的传教方法大多建立在对本土文化的适应性策略之上。他既注重学术传教,争取知识阶层的皈依,如培养本地神职人员,推广教会文化教育事业等;又将传教重点放在劝化普通民众方面,如成立公教进行会等。

二O一二年世界传教节文告
2012-01-26

传教士主教和本土主教们、置身于非基督信仰人民中的团体牧人们,在大公会议中揭示了一个临在于各大洲的教会的形象、诠释了当时被称之为第三世界的复杂局势。

教宗本笃十六世2012年世界传教节文告
2013-02-27

传教士主教和本土主教们、置身于非基督信仰人民中的团体牧人们,在大公会议中揭示了一个临在于各大洲的教会的形象、诠释了当时被称之为第三世界的复杂局势。

中国社会的世俗化之路、对于天主教会的冲击以及救赎
2015-11-18

中国传统文化与宗教的世俗化基因为中国社会的世俗化准备了基础,而二十世纪的西方的现代世俗化甚至世俗主义思潮进入中国,与中国本土的世俗化思想合流,并进一步强化与加快了中国社会的世俗化过程。

旅菲散记
2012-08-03

这边不仅有米饭,还有意大利面,菲国本土小吃等。呵呵,难怪在中国的麦当劳做不过肯德基,原来是他在中国的适应度不够啊。肯德基在中国最近都推出水煮鱼汉堡了,可中国的麦当劳呢?

专题:有关《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及其作者华姿
2013-01-19

国际在线消息(驻湖北记者张毛清)《德兰修女·在爱中行走》,这本由中国本土作家写作的第一本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兰修女的传记文学作品,刚刚出版就受到有关专家和读者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