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立高校的黄金时代1925年11月,北京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在华设立学校认可办法》,要求学校冠名私立,校长须为中国人,中国人须占校董事会的半数以上,宗教科目不得列入必修等。
最近几年,它的通识教育理念获得国内大学和教育部的高度赞赏,被多所国内知名大学邀请合作办学,目前最有可能的就是和浙江大学合作。
圣座教育部在2008年12月12日发布了一道有关人生存的尊严和权利的新训令《人性尊严》。教宗的立场是:人在他开始受孕存在的那一刹那间,就享有必须受到承认的权利,最基本是不可受到侵犯的生命权利。
与此同时,日本教育部向教会当局正式澄清,参拜神社不是宗教活动,而是爱国和忠诚的表达。1933年1月教廷驻日本宗座代表穆尼宣布,天主教徒可以在神社行鞠躬礼,此举是爱国、爱天皇之举。
此外,学校成为教育部认可的语言学校,和贝鲁加外国语大学(UniversitàperStranieridiPerugia)有语言文凭的协定。
当时的汪神父是教育部的主任,校长犯有严重的纪律问题,于是召开董事会议,将校长转到一个较小的学校,但校长拒绝调走,并呼吁工会闹事。
(III)教廷指引13.1998年2月2日教廷公教教育部及圣职部发出联合公告,公布《培育终身执事的基本守则》和《终身执事职务及生活指南》。
因收养了越来越多的聋哑孩子,1893年拯望會受过专业训练的修女在上海开设聋哑教育部/学校,開上海聾啞教育之先河。
本文属教育部创新基地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课题转型期的中国基督教成果之一。参加问卷调查的有林顺道和吴宪。 (作者陈村富,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大学跨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吴欲波,浙江大学外国哲学博士生)
九个部一教义部、东方教会部、礼仪及圣事部、册封圣人部、主教部、万民福音部、圣职部、修会部、教育部。三个法院,D.十二个委员会,E.三个局,F.二个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