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恶官娶其侄女未遂,迁怒于当地的艾儒略和聂伯多两神父,誓欲进行报复。因两神父外出,而杜神父刚好到达城里,便被那个恶官当作发泄报复的对象。先把小堂捣毁,并唆使其帮凶毒打神父。
我们人总是趋向于通过立即、快捷、暴力或报复的方法还击自己所遇到的困难,或者面对那些阻挡迫害我们的人。
教宗想到《厄則克耳先知书》第十六章的结局:子民犯下诸多罪行后,上主却说:我不遗弃你,而且还要给你更多赏赐;安慰和宽恕就是我的报复。教宗说:这就是我们的天主。你们接纳上主的安慰吧,唯有祂能安慰我们。
为此,教宗方济各强调了最大的安慰是慈悲与宽恕,并结合了《厄则克耳先知书》第十六章尾声部分——列举了人民的许多罪行,说我不会抛弃你,而且会给你更多;这是我的报复:安慰与宽恕。
百思不解,请教神父,神父说:经上写着当爱你的仇人,当为迫害你们的人祈祷(玛5:44),你可以为他们祈祷,求天主让他们像保禄那样放下屠刀,幡然悔悟,上主还说:复仇是我的事,我必报复(罗12:19)。
可惜,当事司铎不但没善尽牧人保护羊群之责,反而远离基督的宽恕之道,涉嫌报复,暴力伤人,害人害己。在谴责暴力,呼唤仁爱的同时,希望不幸事件能引起大家反思,严以律己,引以为戒。
他们向天主哭诉,要求天主报复那些压迫者,且天主赐给他们殉道的白袍。
依然不念早晚课,不进堂参与弥撒;依然忙着上班下班,总是没有时间看圣书、学圣经、办告解;依然把恭敬天主救灵魂不当一回事;依然去犯那些重复无数次的罪过;依然对热火朝天的福传工作无动于衷;依然自私贪婪、无情冷漠、仇恨报复
通常情况下,人在被伤害的时候,会出现悲观、痛苦、气愤、怨恨甚至报复等情绪,但是一个有高尚道德修养的人,一个深谙人生智慧的人,一个信仰坚如磐石的人,在这个时候会理智地跳出世俗的樊篱,走出情感的困惑,宽宏大量地原谅别人
数百人丧生,许多受伤的,更有无数的人无家可归,房屋、城镇、基础设施结构遭毁坏,许多人内心的仇恨逐渐加深,希图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