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身体——手臂、腿和每一块肌肉——伸展而集中注意力,为到达山顶。而我们正是教会那个身体,升到天上的耶稣拉着我们,将我们连接到自己的奥体,犹如登山时的一个“结组”。
紧挨着它身后的是一条时断时续的长城直通山顶。八台子村位于山西与内蒙的交界处,这段有着五六百年历史的长城就静卧在村北的山梁上,属于雁门关以北的外长城。长城大半已毁,留下一个接一个的屯兵堡。
从佘山下来,在山脚休息的片刻,我给远在故乡的母亲打电话,告诉她——我跟随“教友之家”的朋友们在上海佘山朝圣,在山顶的进教之佑圣母大殿办了告解,领了圣体。
杉野表示:「教堂座落在山顶,所以没有大碍。但你祇消往下走五分钟,便见到随处瓦砾,一片废墟。」他还表示:「遇难者中有些是石卷堂区教友。」
下山后,教友们又来到始建于1923年的户县圣母山,山高路险没有成为朝圣的阻碍,年近八旬的几位教友无一落后,都成功地登到了山顶。
30日下午的开圣母月弥撒与5月1日的圣母月第一天大礼弥撒都在佘山山顶进教之佑大殿举行,而这两次领圣体却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体会到的感觉,当然与我在一小时前,天主藉着人的形象,通过圣神的引导,在我身上找到了病根所在有关
他们都得到勇气和力量,爬到山顶,通过热心祈祷求得精神或肉体的病愈。那些来自世界各角落的人们,愿作与上主和好的火种燃料。
小山上一片翠绿,山顶有圣母亭,亭内有齐人高的露德圣母塑像。为防止人为破坏,山下装有铁大门,但大门钥匙许多教友都备有着,随时可进;若有教外的朋友想参观,就会有人友善引领。
在山顶,有位旅游的教外朋友看见我又是拍照、又是作记录,认为我是个负责人,就急忙给我提建议:先生,我们来此地旅游,非常想了解一些宗教信仰的事情,有导游就好了,你们是不是以后安排一下的。
那是一片宽敞的平地,周围和中间有很多大树围绕着主耶稣﹑圣母妈妈﹑大圣若瑟雕像,地面是水泥铺路,以供朝圣者叩拜,再往右边,是拜十四处苦路的曲折上山之路,一直通往山顶主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