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宗保禄六世在1964年11月21日给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的与会神长致词时,确认了此称衔,并规定“广大基督子民,今后得以此至甘饴的名号,称誉天主之母之尊荣”。
董仲舒《春秋繁露》〈深名号〉认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课题,用基督宗教神学来演绎,便是『道成人身』的开始。
我当选为伯多禄在世代表那天所选用的名号本笃,就是个人愿致力于世界和平的表记。选用本笃为名号,是希望唤起人们对这位欧洲主保圣人以及对教宗本笃十五世的回忆。
我们只是在打着基督的名号来荣耀我们自己。 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忘却了自己的根,自己的归宿,而越陷越深,没有天主内谦逊的生命,我们的生命算不得绽放。我们便成为这个世界上虚伪和可怜的人。
有很多国家级教堂用圣母的各种名号作为主保,例如:美国崇敬的是无染原罪圣母,墨西哥敬礼瓜达卢佩圣母。四部福音及宗徒大事录均有对圣母的记载,最早成书的马尔谷福音只提及耶稣的母亲两次。
’,‘凡呼号上主名号的人,必然获救。
今天,我们如同《圣经》中记载的门徒们、妇女们一样的感同身受:见证主的复活,接受主的平安,分享主的喜乐,传播主的福音,荣耀主的名号!
慈悲是天主最有代表性的名号。「慈悲」并非是一时间的情感流露,而是在天主所做的一切里一股恒常的力量,充分呈现天主的本性。慈悲同时是力量与温柔。
答:这是司祭性的祝福,带有天主名号的权威(6:27):“这样,他们将以色列子民归我名下,我必祝福他们。”表示当司祭以天主的名行祝福时,天主亲自执行这祝福。它预示了新约中教会的祝圣职与降福礼仪。
这也成为天主选民的新名号。10.“培尼耳”是什么意思?答:“培尼耳”(Heb.פְּנִיאֵל)意为“天主的面容”。雅各伯说:“我面对面见了天主,我的生命仍得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