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合的是,我在8月20日“信德”上发表过一篇短文《耶稣会士与文化交流》。
峨眉山若瑟堂若瑟堂庄严肃穆,装修典雅,中西结合,可容纳150多人。基督苦像高高供于祭台上方,带给人们博爱与平安。明媚的阳光,从圣堂的玻璃透进来,照在一排排整齐的跪椅上。
石井村天主教若瑟主保堂,始建于咸丰七年(1857年),于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重建,教堂风格为中西结合壁土木砖结构.雕梁画栋,美奂美仑,威严而雅致,相继有博神父、仁神父、卢呜化、卢九思、李本笃、张雄风等多位神父任本堂
长26米,宽12.5米,高30米,可容纳500多人,总投资60多万元,为中西结合建筑。
一部西式糕点的接受史,也是中西饮食文化的交融史。西式糕点顾名思义,是由国外引入的糕点。欧洲是西点的主要发源地。
最后,主教运用刘志庆教授在上海基督宗教2023研究论坛上以三原教区为例的这段话为报告作了总结:“陕西三原教区坚持我国天主教中国化方向,连续举办了七届书画艺术展,打造文化精品项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汇通中西
澳门天主教文化协会希望继续透过各种不同的艺术领域,以天主教文化与艺术的角度与当代世界文化接轨,以文化角度来建立相互理解的基础,延续这个中西交流的使命,传承及弘扬澳门四个世纪之天主教文化与传统,在新的时代中继续更新
内容有宴饮、乐舞、射猎、家居和行旅等,具有浓郁的中亚和波斯风格以及鲜明的袄教性质,展现了墓主人不同寻常的外来文化背景,是北朝至隋唐中外文化交流繁盛的历史见证。
而这是通过宗教与文化交流换来的。正在韩国进行访问的圣座促进宗教对话委员会主席托朗枢机,在首尔青瓦台总统府拜会韩国总统李明博时,发表了上述讲话。
一百六十三页的著作又毕现其后人之缅怀,见证人类情谊可跨越时空与文化沟壑,同时回味意大利与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徐光启第十三代后人徐承熙及担任意大利驻上海领事馆文化处处长的倪波路出席了新书发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