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在弥撒前,“在圣堂、祭衣间及周围范围,保持静默,好让大家预备心灵,虔诚及合宜地参与圣礼。”
神父为他在经堂预备位置,排在众人之前,但他进堂与礼,却喜混在信友中,和他们一起坐跪。虽然在公私事务最繁忙的日子,他从不疏忽每天的神功:清早行默想、望弥撒,晚晌行自省、诵玫瑰经,日间也多次行祈祷。
他们回来预备了香料和香膏我们在四旬期内守了斋戒;在圣周六我们则准备宴席。天主教自古以来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习俗,要在圣周六为复活节祝圣食物。复活节主日这是凯旋的一天,开始了复活的生命。
正如希伯来书的作者说:“基督一进入世界便说,你给我预备了一个身体,我来,为承行你的旨意。”
在将来,耶稣基督给我们预备了天堂的福乐。(待续)
这些远景帮助我们不要把尘世的现实看作是绝对的,而是察觉到天主为我们预备更宽广的前景,重复圣奥斯定的那句话:‘让我们一起渴望天乡,思慕天乡,视自己为世间的过路者。’”诫命,真爱的道路。
耶稣答道,这“不是我可以给的,而是给谁预备了,就给谁”(参:十32-45)。教宗表示,道路向来都是教会行走的环境。“耶路撒冷总是在我们前面,十字架和主的复活属于我们的历史”。
而且,与幻觉完全不同的是,复活的耶稣的显现均非惊鸿一瞥就消失了;门徒们不但看见耶稣,而且在不同场合中与他有过长时间的交谈;复活的耶稣还曾在加里肋亚海边为门徒预备早餐。
在弥撒结束念三钟经之前,纪念摩苏尔的加尔丁的总主教,保禄拉霍在被绑架而牺牲之后,教宗本笃十六世向所有预备悉尼世界青年节的青年致候告别: “现在,亲爱的弟兄姐妹们—他说—我再一次向你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下面记录的是他们如何坚守信仰、在与主的相遇中,在爱与被爱的渴望中,跟着耶稣,时时预备自己,坚守人生最后路程的同时,仍然一如既往地关心着教友、关爱着教会、关注着福音的传播和教会的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