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手机失主把手机还给他后,他硬要请我俩吃饭,妻子便说:不用谢了,我们希望你在下次碰到雷同的事情后,也能和我们做得一样好吗?那是当然,那是当然!我一定会这样做!那人感动地频频点头说。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凯拉什·萨蒂亚尔希、莫桑比克活动家格拉萨·马谢尔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纳迪亚·穆拉德都呼吁结束战争与暴力,并敦促人们更加致力于维护人类尊严与博爱。(来源:CNA;信德编辑部译)
是因为耶稣是祈祷的楷模,因耶稣之名就是在祈祷者耶稣内来到天父面前,就等于在耶稣向圣父祈祷时和他一起向圣父祈祷,在耶稣对圣父的领悟中去领悟圣父对世界和信友自身的神妙计划,信友在实行圣父旨意时也永远注目耶稣这个信德的完成者(希12
你们要追求与众人和睦(希12∶14)。惟独从上而来的智能,先是清洁,后是和平,温良柔顺,满有怜悯,多结善果,没有偏见,没有假冒,并且使人和平的,是用和平所栽种的义果(雅3∶17,18)。
雷鸣远是家中的长子,他有三个弟弟和四个妹妹,比他小一岁的弟弟雅德连(Adrien)后来加入了本笃会,妹妹丽西(Lizzy)后来加入了英国的奥斯定女修会。
因此,圣经上说:“雅威,雅威是慈悲宽仁的天主,缓于发怒,富于慈爱忠诚。”天主的慈爱大于人的罪过,天主不但不消灭罪人,反而在人犯罪时以令人惊讶的方式向人展示祂的大爱。
教宗继续说,伯多禄请求了耶稣的宽恕,尽管这样,他依然在提庇黎雅海边听到复活的耶稣质问他三次。伯多禄哭了,也许这是为了重申他对自己老师全然的爱,羞愧是因为他想起自己三次背叛老师。
教宗引述上个主日3月23日的福音,反思耶稣与撒玛黎雅妇人的相遇,指出上主喜欢与被边缘化、受排斥和被轻视的人相遇,就像遭犹太人排挤的撒玛黎雅人。
那些迫害者觉得自己很强大,因为魔鬼怂恿他们这样做,于是,众人都逃散到犹太和撒玛黎雅乡间。教宗指出,迫害使这些人逃散,可是他们在所经之处为耶稣作证,开始了教会的使命。许多人听到他们的宣讲,便皈依了主。
我们想想西满术士、阿纳尼雅和撒斐辣。这些人利用教会来牟取自己的利益。我们在堂区、教区团体和修会中都看过这种人,很多甚至是教会的恩人呢!他们以恩人的身分趾高气扬,最后在桌底下做起自己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