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基于宗教信仰的理想,聆听天主的召唤,不仅不是一个强加在我们身上的责任,反而是最能够满足我们内心对幸福渴望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发现自己是谁,发现我们有什么优点、在哪里可以让它们结出果实,以及可以遵循怎样的途径让自己在任何地方都成为爱
我们可能会讲信了基督可以上天堂,不信基督要下地狱;讲天主创造天地;讲耶稣的死与复活;讲我们的罪和救赎等等。然而,我们可能会沮丧地发现,我们如此热情的讲解,别人却听得淡漠、索然无味,甚至觉得荒唐可笑。
教宗在弥撒讲道中表示,耶稣带给世人救恩,使人与天主建立可以战胜邪恶与死亡的新关系;上主临在带给世人真正的喜乐,照亮我们常常被私利黑暗笼罩的信仰旅程。
但当我们夫妻二人在婚姻的这条路上渐行渐远时,慢慢地发现原本信誓旦旦说爱我到老的那个人不见了……是他变了吗?是我变了吗?我们最初的浪漫怎么就找不到了呢?
教宗方济各2021年世界传教节“我们不得不说我们所见所闻的事。”
教宗说,我们也要把这两件事铭记于心。教宗解释道,复活的主首先使妇女们安心,对她们说,“不要害怕”。这些安慰的话使我们认识到,害怕能使我们所有人瘫痪,不论是害怕死亡、害怕生病或者生命的磨难。
在第二种情况下,就是当神慰失去了的时候,天主允许我们受到人类仇敌的引诱。他运用各种伎俩,旨在折磨我们。在这个时候,我们的心境与上面的完全相反。我们感到忧闷烦恼,又不知道为了什么。
遇到“天主的人”,属于天主的人才能带领我们见到天主。然而,许多时候,我们遇到的是“瞎子”带领着我们“好像”在跟随主耶稣。谁是带领我们的“瞎子”呢?
这看起来棒极了,但据我所知,我们周围却没有人知道这些修道院制造的美味产品,尽管这正是我们自己会买的那种食物。因此,我们需要为此做点什么的愿望变得越来越迫切。这就是我们创造出“神圣盒子”的开始。
正如《天主教要理》所说的它涉及两个层面:我们的死亡;我们在耶稣基督内的复活。今天我谈第一个层面:在基督内的死亡。 我们常常以错误的方式看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