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6月19日清晨在梵蒂冈圣玛尔大之家主持弥撒,他在弥撒讲道中重申:基督信仰不是解释戒律的宗教,这样的观念阻碍我们了解天主是喜悦的、宽宏大量的,也阻碍我们善度基督信仰生活。
圣仪是「参与基督﹐在天主圣神内﹐向天父的祈祷」。教宗表示:使教会有形可见的方式有许多种﹐如爱德行动、传教工作等等。但是能够圆满呈现教会身份的场所﹐就是在礼仪中。
我们不应该以自律为动机去解释大圣人们生活中所表现的极端主义以及惊人的补赎和苦行;我们也不应该以圣愚狂或以一种不属于基督教义的精神、历史、环境等的影响去说明那些大圣人们的极端现象)。
4、天主教对人类社会进步的贡献:科学上:90%以上科学家都信仰基督宗教,如牛顿、哥白尼、伽利略、杨振宁、丁肈中、李政道等。人文社会:雨果、南丁格尔、顾拜旦等。
教宗勉励圣伯多禄善会的成员继续做基督爱的可见标记,支持圣座的爱德工作,协助穷人和有需要的人,接待从世界各地来罗马的朝圣者,为他们服务。
至于基督许诺的果实,它们是「仁爱、喜乐、平安、忍耐、良善、温和、忠信、柔和、节制」。果实即为耶稣,祂在我们内成形并住在我们内。「世界和人类因假仆役而饱受煎熬。
20世纪的中国学者进行种种翻译活动,也完成了很多可观的项目,但在教会史方面至今没有任何比较全面叙述基督宗教历史的译著,在台湾和香港也没有一个比较有分量的教会史译著或教会通史之类的大篇幅著作。
首先是他几周前访问了我们位於罗马的堂区,这是向前迈进的一大步,拉近了我们双方在祈祷中的共融,向世人展现我们在基督内合而为一。」
今天有人从东方来寻找基督,他们或许只在网上或书上看到这个消息。
耶稣在玛窦福音中的末世言论中详尽地描述了它的到来:瘟疫、战争、饥荒;假先知、假基督……如此的可怕的描述将人类历史上的大灾难聚集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