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主教教育事务处宗教及道德教育课程发展中心总课程主任陈乃国期望,教会内关注爱与生命教育的团体,能够合作为牧者、教师、家长等提供持续的培育,让他们帮助青少年建立正面价值观。
“安哥拉教会面临的首要牧灵挑战,也是非洲传教会的首要任务就是大力投资平信徒的培育工作:青年、传教员、传教宣传员、教会运动团体领导人等”。“这一挑战是基于他们强烈渴望得到培育,也愿意接受培育。
因此澳洲以『澳纽军团日』[四月廿五日]作为国殇纪念日)再另外一位叔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担任随军司铎。
(若15:16)今天我们幸蒙主召,接受教会培育,应该认识到是我们的福分,是天主白白赐予我们的恩宠,完全出于天主的仁慈(罗9:16)。
一是家庭是培育信仰之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信仰教导每一位基督徒,都要善度一种符合天主义子义女身份的生活。
我觉得是慕道期只注重知识的培育,没有生活的培育。什么算是生活的培育呢?是祈祷生活的培育、幸福生活的培育。为什么慕道者愿意到教堂来参与慕道班,因为他愿意重新去认识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生活的更有意义。
这是一段严谨的培育道路,通过这条路人可以获得重生。当原罪的力量衰退时,圣洗圣事的力量就会增长。这将使人重生,有能力去爱和奉献生命。因此,我们接纳了天主所赐的每个子女。
越南天主教主教团慈善与社会服务委员会秘书长阮玉山(NguyenNgocSon)神父说,委员会的使命是为廿五个教区建立一个共同行动网络,并负责培育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社区开发、生物伦理和教会社会训导的知识
在普世教会度过了保禄年、司铎年之后,港台教会号召将2011年定为教友年。我们大陆的教会怎能不积极地回应这个有意义的呼召?因这必将促进教友使徒意识的进一步觉醒。
这些计划包括四个青年成长的幅度:信仰培育、人性培育、小组和社会经验和圣召培育。法比奥神父强调只有全面的计划才可以促使青年全人的成长,发挥天主给予他们的才能,活出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