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文化进行道德评价我们发现,倡导伦理道德的孔子和拥有真理——《圣经》的耶稣的道德教诲,给人类提供了判断的标准,行动的方针指南和良心的工具,为人类的文化指明了方向和划定了内容形式,使人有一种伦理道德的意识
这可不是一件新鲜事,它早已存在以色列子民的意识中。在第一篇弥撒读经中,上主对梅瑟说:你做一条铜蛇,悬在木竿上;凡是被蛇咬的,一瞻仰它,必得生存(户廿一8)。
每次领圣体我们有没有意识到我现在上前去领的就是这位至高无上的天主?还是仅仅去完成一个弥撒圣祭里的必须要完成的环节呢?
教宗承认,我们生活在世俗主义记号很明显的一个时代,虽然如此,要是天主在许多人的眼里似乎已经消失,却有许多迹象让我们看到宗教意识的觉醒,重新发现天主在人生中的重要性。
一位参加这次评选活动的编辑部负责人对国内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全职传道员深感欣慰,他认为,由于教会的大使命就是福传,所以人人都要具有强烈的福传意识。
我们的创始人让娜•比加尔和她的母亲斯塔法尼就意识到了这一在当时的教会中还尚未得到充分认识的问题。
教宗在向驻圣座外交使节团的成员们发表的讲话中也谈到教育青年有和平意识的重要性,他强调,重要的是要从家庭开始这项任务。教宗表示,对家庭有损害的政策使人的尊严和人类未来受到威胁。
二者互相冲突:即要发展落后的社会经济建设,还要在主观意识上确立可操控的文化体系。
教宗说:这样一来,信友们对耶稣在我们当中持续临在并同我们在一起的意识就变得薄弱。
我们说一个天主教的家庭主妇,她知道星期五要守斋,不做肉食,那么这个家庭起码在形式上做到了守斋,意识上想没想到是基督被钉十字架的日子,那就看你作为家庭主妇进到福传的责任没有,其实就一句话为耶稣守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