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引出第二条道路,即“我们的生命之旅”,世人为与耶稣相遇、为进入“永生福乐”所走的那条路。“我们在人生中走的是哪条路呢?那条耶稣自我奉献的路,或是自私自利的路?
我们常常祈祷家庭和睦,人人友爱,国家安定,世界和平,而天人和谐,更是关乎我们的永恒生命。天主本身就是和谐,而善变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制造诸多的不和谐,把与天主间本来的和谐纽带挣断。
这种感受,虽然没有太多的浪漫和如诗如画的梦幻,但我仍然觉得秋天的景色是最美丽的,因为它那绿色褪尽后的淡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景致,是生命追求辉煌后的真实。
这一刻,每个热心肠的人都想到汶川呼唤生命,挽救生命。每次听到、读到和看到那些悲惨的伤亡报告和画面以及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我们一次次地哽咽、一次次地泪流满面、一次次地难以自抑……四川灾情震惊世界!
教宗接着指出,婴孩在受洗后洗净了原罪,开始他们充满恩宠的生命,就是复活了的耶稣的生命。教宗说,主赐给人们信德,就是给了人们生命中最宝贵的,也就是人为之生活的最真实、最美好的动机。
圣人以自己的殉道向万王之王的诞生致敬,他为最有需要的人服务,为他们奉献了自己的生命。教宗想到今天依然在遭受迫害的基督徒。他说:让我们特别为那些因见证基督而遭受歧视、迫害和屠杀的人祈祷。
贫穷圣洁的方济各的一生充满了传奇性,但造就他丰盛生命最主要的原因,是他对贫穷与和平的坚持,这是他自圣经,尤其是耶稣教导的体会。
正是拿什么作为自己生命的代价?”(玛16:26)为什么这样忙?不外是追逐名利贪图富贵,争享世福。面对时代潮流的冲击,基督徒要保持纯洁的心灵,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正直的行为。
此书从生命之不完善,人生之不圆满出发,以宗教家的慈悲情怀、用诗情艺术的语言,画出了人性的奥秘来。欲望与灵魂的冲突,精神对现实的超越,人格心理与生命潜能的发挥等等,都是书中探讨的问题。
这图像表明,在建设另一座圣所,生命的圣所,我们团体、社会和文化的圣所中,不能把任何一个人排除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