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记得我的中文老师解释了儒家传统学者之间的不同理论:孟子提倡人“性本善”——人的本性是善的;荀子提倡人“性本恶”——人的本性是恶的;董仲舒则提倡“性待善”——人的性格需要透过教育达致善。
三、当避开的事(斐2:3-4)保禄提醒斐理伯的基督徒要避开那些能破坏,阻碍教会同心的事:1.不从私见:为求达到私意或利己的目的,往往不顾主的心意,为凝聚力量而拉拢人。
谈到案件,家长表示不敢相信,其邻里反应也说这孩子平时给人的印象老实听话。然而,事实是他们是惊天大案的杀人凶犯。
敬畏,是人类童年时期萌发的一种基本情感。那些热爱智慧的先哲们刚开始思考这个世界和人自身的存在奥秘时,就禁不住发出一阵阵的惊叹。这声声惊叹属于哲学,属于宗教,也属于科学。
耶稣基督传教的时候,经常用浅显的比喻,讲出深奥的教义,让听的人能体会了解。有一次,耶稣在一个犹太人领袖的家中吃饭,向周围的人讲了一些如何作人,以及友爱别人的道理。
最近读了河北杨二祥老师的《关于听命的问题》感触颇深,此文恰如其分的表达了我内心想表达却从未倾诉的心声。作者的观点是反对错误的听命。
看到这个被虫子吃的豆子,我想到:我们所享用的蔬菜、植物等,因为没有打农药,是天然的,所以,虫子也喜欢接近它们,品尝它们。因为没有打农药,是原本的它,所以,人吃了也放心,安心。
但是,若痛苦与死亡连在了一起就使人忍受不住了。这一意识本身就足够使人对痛苦与死亡产生极度的恐惧,就如梵二文献所说:“人不独为痛苦及肉体的逐渐肢解的折磨,尤其甚者是害怕自己永远消逝于无形。”
他在天主的圣殿内,恭敬的却是他自己。许多著名的基督徒团体、天主教徒走的正是这条路”。除了忘记天主外,法利塞人也忘记了近人,甚至鄙视近人,在他看来,这个近人没有价值。
二、基督徒的教会使命福传是教会的本质,也是每个基督徒不可推卸的使命,因为我们是教会的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