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济各将译成当地语言的《愿祢受赞颂》通谕赠送给与会者,并为这亚马逊人民的美妙化工和这片土地上蕴含的一切生物多样性而赞美上主!教宗也痛苦地观察到,今天亚马逊原住民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
福音的喜乐是给所有百姓的,不可将任何人排除在外’(《福音的喜乐》劝谕,23号)。圣多利波多麽明白这个道理啊!他为了宣讲福音进入我们的大陆,既不畏惧也不迟疑。
《福音的喜乐》劝谕让我们警惕坟墓心理,它是一种依附包着糖衣的忧郁(83号)。托伦蒂诺神父指出,显然,怠惰或阴郁症不能只靠药片来医治,而应得到全人的治疗。
(《愿祢受赞颂》通谕160号)教宗进而强调:照料受造界应是一份共享的恩典,而不是一种私人占有。这总是意味着应尊重每个人和每个民族的权利。
正如《愿祢受赞颂》通谕所言,整体生态也需要促进一种个人、社会与生态上的和谐,我们因此需要一种个人、社会和生态上的皈依。亚马逊地区的信仰意识需要得到牧人的陪伴与临在。
《愿祢受赞颂》通谕让我们明白,「不能不聆听大地和青年的呼声」。斯梅里利修女接著引用意大利明爱会的报告,指出意大利在二战后首次青年极度贫穷的处境比老年人的更加严重,每两个穷人就有一个是青年或未成年人。
青年也将挑战「短视近利、认命心态、贪婪奢望、科技至上、竞争攀比、投机倒把、胜者为王和弱肉强食」等现况(参阅:《福音的喜乐》宗座劝谕53号)。
翻译教宗本笃十五世的通谕《夫至大》(Maxiaumlllad,1920)。其他译作有:《救世福音》、《新史合编直讲》、《灵心小史》、《拉丁文通》、《马相伯先生文集》两册。
同时,教宗还将最新通谕《在真理中的爱德》通过现场大学生象征性地交给罗马和非洲的全体大学生。教宗在默祷中指出,“默想玫瑰经的奥迹,我们再次与在耶稣基督内将祂的临在启示给各族人民的天主真正圣容相遇。
正如先教宗保禄六世在《民族发展》通谕中写道的,“传教士们在各地本着尊重地方文化及环境的原则推动发展,并继续这一努力”。而且,四十年来,“这是唯一能够使非洲人民摆脱饥荒和疾病奴役”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