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人认为,在这个社会,生命需要的是金钱,是物质,而不是哲学,哲学离生命和现实生活太遥远了,无实在的意义与作用。请问您如何看待此说法?生命需要哲学吗?为什么?
一个正常的人,不会去一味地追求假、恶、丑,除非是一个心理变态的人,或是为了某种“报复”社会的原因。如此以来,人一出生,便会带着所有的问题,去寻找解脱痛苦的途径,以满足各种与生俱来的缺乏。
我们是否有出自纯净动机的强烈驱力,而且不是严肃到一个地步,无法自娱娱人?面对工作的危机时,我们能否带着属于基督的勇气及信念去克服它?
被孩子簇拥着,仿佛又回到美丽的童年自7月20日至今,我们来灾区服务将近三个月了,这三个月充满太多的的体验和感受,有温馨、有感动、有敬佩、有同情、又有一份无可奈何!
(梵蒂冈电台讯)教宗方济各5月28日在圣玛尔大之家的清晨弥撒中指出,有些基督徒让群众远离耶稣,因为他们只关心自己与天主的关系,或因为他们是生意人、世俗之流或是秉持严格主义的人;而有些基督徒却真的倾听那些需要上主的人的呼声
我有两儿两女,每个主日都是全家同赴教堂望弥撒,很少缺席。我的两个儿子从小就双双替神父辅祭,甚得诸位神父的欢喜,他们也都乐于参加教会的一切活动。
法彬修女说道,假如老人生病了,我们有修女护士,提供上门的医疗服务。修女在陪老人聊天,驱散心灵的孤独全人服务,意即关注老人的身体、心理、精神及心灵上的需要,根据具体需要提供服务。
甚至现代的人们也能察觉到,有聆听耶稣的需要--他邀请我们相信他,并从活水的泉源汲取,像那撒玛黎雅妇女一样,走向水井去(参若四14)。
但天主的声音仍不停地呼叫我们,重建我的教堂,我们现在需要重建的是神性的教会。真正改善我们生活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修德行来完成。同理,若非其成员在德行中成长,社会就不可能真正地得到改善。
有一个人叫拉比·祖亚,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他无数次地认真研读《圣经》,他要探索生命的奥秘。他最喜欢、最崇拜的人就是《圣经》里的梅瑟,因此,他决心要模仿梅瑟的方式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