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拥有选择的自由,但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因为这会使我们自我封闭、远离他人,阻碍我们成为坦率、诚恳的朋友。再说,自己过得舒坦也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教宗继续说:当我们沉溺於自己的偏见,或者被虚假幸福的偶像所奴役时,当我们按照意识形态的逻辑行事,或者把压迫人的市场法则极端化时,我们其实就是走入了个人主义和自我满足的狭小牢房,失去了使人自由的真理。
我们要自我省察、细察自己的态度,以驱走那些我之前提到的罪恶态度。愿圣母玛利亚帮助我们预备与这‘永远是更伟大的爱’相遇。
(参阅:德五1-10)为此,教宗勉励所有人立即悔改,自我反省:「我们是否过着某种双重生活,外表正直,看似善良的信徒,好天主教徒,私底下却是另一回事;我们是否过分自信,以为『上主最终必会宽恕我的一切,我可以继续这种生活
坎塔拉梅萨神父从这个结论出发解释说,耶稣受难时,在圣神的推动下自我奉献且获得了力量;耶稣在受洗时领受了圣神,临终前又把这恩典奉献出来。因此,我们每个人应庆祝这项奥迹,彻底了解个中的意义。
香港教育界在小学、中学和大学均设置普通话课程,为培育和塑造年轻一代能用两言三语表达自我,既能扎根于脚下的土地,又能放眼世界,与世界接轨。
教宗阐明:这名字表示,天主并非遥不可及和自我封闭,而是愿意传递自己的生命,是开放,是救赎不忠人类的爱。天主慈悲宽仁并富於恩宠,这启示在《新约》中藉着基督的话语和祂的救恩使命达致圆满。
全体教友通过隆重的礼仪重温主耶稣牺牲自我救赎世人的深情大爱,感恩天主深不可测的慈悲和宽仁。圣体降福礼陈神父在弥撒讲道中与大家分享了彰显在圣体圣事中有关爱的奥秘。
上主的心是开放的,但大人物无法听到上主的声音,因为他们充满了自我。为聆听上主的声音,我们必须做小孩子。现在我们再谈基督圣心的奥迹。
针对服务过程中少部分人不配合服务人员、态度不好的问题,大家认为对待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含忍的精神,在服务中学会忍耐和服从,奉献和牺牲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