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文杰神父四、吃苦耐劳搞福传2001年,作为修生的马文杰神学毕业,之后在修女院教授圣经课,闲暇时经常跟着田永富老神父下会,在神父负责的堂口中有一些是非常贫困偏远的山区,但老神父不顾路途的遥远,奔波的劳累
司铎团和他共享并分担同一牧灵职责,也不能缺省父母针对他们的孩子给予基督徒培育方面的特殊责任(参阅《天主教法典》774§2;《东方教会法典》618),也要让他们知道平信徒的参与,意即由洗礼赋予的德性乃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受召于在教理教授服务中提供合作
试想,我选读的都是圣母大学顶级教授们的课程,又有两位大博士辅导,我还能学不好吗?确实,我在毕业时,以优异成绩通过。感谢主,感谢我的老师们。
今天,我们和全世界的基督徒,以及所有善心人士一起庆祝主耶稣基督的圣诞,这些人中,有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总统、政要、教授、各类专家,以及纯朴的人们。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生命伦理学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说家吉尔奈马克,从现代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出发,对人的种种善行,在“付出”与“回报”之间,究竟能产生什么样的关系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道光三、四年间(1823、1824),龙溪并创设初期修道院,教授国文及拉丁文,培植中国传教司铎,俗称神父。卒业后送马来之槟榔屿续攻哲学、神学。滇人之为司铎者,自是遂与日俱增。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延黎教授:对于傅主教去世感到很沉痛,他跟学术界有非常良好的关系,待人非常谦虚,非常和气,很尊重其他人。90年代初请我讲课,给神父学习班讲当代神学。
翁德光神父在用老式打字机打字中国与教育使命1988年8月,翁德光神父被派往香港特区,并在中国武汉理工大学任教,教授写作、美国文学、家庭心理学、电影与口语表达课程。
(一)一道深渊1967年夏天,刚从明斯特大学转到杜宾根大学任教第二年的拉辛格教授为不同科系的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今天这一时代中的信仰的演讲。
国家行政学院竹立家教授认为,中国社会的快速现代化正在把我们带入一个风险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