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撒后的感言此次弥撒中的一些所见所闻使我们想到:我们天主教会的每一位青年教友,如果都能像一粒火种发光放热,照亮别人、温暖世人,为传播主的福音奉献自己,那该有多好啊!
为每个人、为几个包括司机在内的外邦人为团队的祈祷把大家带入到感恩的幸福中,不知不觉中我们在9点左右到达上海朱家角教堂,蒋神父派教友把我们从高速公路出口开车接到教堂,两神父为大家准备好房间,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暖
老父借教友之力,经常作社会调查,哪个家庭特别困难,哪个家庭发生了大事,他都会爬上七楼八楼,累痛了那曾经受伤的腰,送去温暖,尽可能帮人一把。
但是,只要我们坚信在河的彼岸,就是我们向往的天乡,有天父慈祥的笑颜,有圣母温暖的怀抱,有无数圣人圣女以及我们的亲人、朋友在等候、期盼我们来临。
人类远离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简朴生活,把自己关在温暖舒适的小环境里,而实现的代价却是大自然被破坏,人类成为自食其恶果的受害者。
那段时间里最快乐的日子就数星期天了,走进教堂,感受家的温馨,偶尔也会遇上认识的主内朋友,简单的问候送去春天的温暖。
两个外国神父的语言,虽然是一个一个字咬得很慢,但很清晰,更使我感到无比的亲切温暖。妈妈告诉我,那胖神父是美国人,瘦神父是西班牙人,他们住在教堂楼上。
可以借着我们与教外朋友的聊天,分享自己的信仰体验;当我们去饭店进餐的前后,可借着我们饭前饭后的画十字圣号与祈祷,让教外朋友认出我们是基督徒,特别是要借着我们进餐期间的善言善语,让教外朋友感受到主内兄弟姐妹们之间的爱与温暖
当风儿在吹的时候,我们会感谢是它给我们凉爽;当阳光照在我们脸上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是它给我们带来亮光和温暖,当雨水在下的时候,我们应该感谢是它给我们水源……感恩,每一天都是新的起点
父母不仅是信仰不同,而且脾气秉性大不相投,吵嘴打架成了每天的“家常便饭”,贺丽娜的童年就是在父母的争吵打闹中度过的,没有享受过家庭的温暖,日子过得非常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