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韩国:全息影像艺术展《最后的晚餐》活灵活现
2008-03-20

60多幅艺术大师的名作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众多艺术大师的名作通过全息影像技术“活动了起来”,原本静态的画作肖像全部都会说话、会动作,活灵活现,并且还能与观众进行“现场对话”。

第三届基督宗教与道教国际论坛在香港举行
2024-03-12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通过宗教间对话构建和谐社会”。选择这个主题旨在为基督徒和道教徒提供一个平台,以“促进双方彼此深入了解,理解分歧是如何地产生痛苦,并共同努力治愈当下支离破碎的世界”。

神本气化:辅仁张春申神父的“中华灵修”探析
2024-08-01

自20世纪七十年代起,主要因应于“梵二”会议的改革精神,“梵二”后耶稣会神学对于“本位化”、与不同文化和其他宗教对话的强调,以及建设地方教会的努力目标,辅仁大学神学家、中华耶稣会士张春申神父(1929-

保禄——基督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一)
2009-05-27

他所表现出的基督大爱、大公、改革、牺牲、见证之精神,对后世教会的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初期大公教会的建设以及向外邦人传播福音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去年是圣保禄宗徒诞生两千年。

保禄——基督精神的忠实践行者(二)
2009-06-04

(续)为了让宗徒们进一步理解福传的大公性,保禄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原是自由的,不属于任何人;但我却使自己成了众人的奴仆,为赢得更多的人。

罗马:“天主的教会委员会”为落实教宗手谕关于改革前的罗马礼仪公布“普世教会”训令
2011-05-17

普世教会训令的引言部分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其发表的目的,即在教会内存在各种类型的信友团体,而且依照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之前的礼仪精神形成的信友团体有所增加,他们至今仍然希望保留古老的传统,即可以选择依照直到

罗马:教宗宣布明年为「信德年」,推动新福传与万民传教
2011-10-17

「信德年」将于2012年10月11日开始,即梵蒂冈第二次大公会议50周年纪念日,至2013年11月24日基督君王节结束。

圣座将临期第三场默想:圣诞节是贫穷的“圣事”
2020-12-20

圣若望廿三世在梵二大公会议上发明了“穷人的教会”这个词汇,他所指的“不仅是教会内的穷人,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世界上所有的穷人,无论领过圣洗与否,他们都属于教会”。

教宗周三公开接见活动介绍亚历山大城主教圣奇利禄
2007-10-04

教宗首先指出亚历山大的圣奇利禄与基督学的争论有密切关系,由於这个争论而在公元四叁一年召开了厄弗所大公会议。

教宗:教育工作是教会重大的挑战之一
2014-02-14

教宗也谈到对话在公教教育机构的价值,青年人需要的不仅是言教,更是身教见证。教育是爱的行为。  教宗在讲话中谈到教育工作的3个方面。首先是对话在教育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