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面对“罪恶”和陋习,基督徒守住了“底线”
2022-03-08

女性观、祭祖观与融入信仰元素有一定的关系:敬畏生命的信仰理念,让这个群体保持着对女性应有的尊重;反堕胎让这个小共同体内部的性别比例没有掉入失衡的泥潭;祭祖体验生命神圣的感召,覆盖了传宗接代的纯生物价值观,世俗生活中一点一点融入

保禄书信对现代福传的启示
2008-08-19

毫无例外,天主教会也同样受到了当代社会多元化的挑战和世俗的冲击,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矛盾和新困惑。比如说:教会圣召在减少、教友信仰在淡化,教会神圣性在消退。

教宗方济各第8届世界穷人日文告
2024-11-06

世俗的眼光要我们追求功名利禄,不择手段地为成就自己,打破社会规范来累积财富。这是多么可悲的痴心妄想啊!幸福,是绝对不能靠践踏他人的权利和尊严来争取的。

对宗教问题的几点思考
2014-09-23

二、宗教是伦理精神的核心,宗教伦理可以与世俗伦理相适应一个社会需要维持正常的秩序与运转,必须有稳定的伦理精神和价值体系的支撑,而宗教是以伦理精神和价值体系为核心来建构的。

观点:从美国天主教神职及修道圣召的演变看今日的中国教会
2012-11-15

面对这些世俗的诱惑,一个人如果没有像耶稣在旷野里三退魔诱那样的精神和勇气,修院生活自然不会成为其生活的选择。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特稿:追求成全常思己过,欲获幸福莫论人非
2015-06-01

事实上,做到善待他人、体谅他人,便能在这世俗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宁静;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利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

台湾:台湾地区主教团发表2012年牧函《深入信德奥迹、活出感恩圣事》
2012-01-04

然而我们也发现到,因为世俗价值观的影响以及「被一种倾向消灭罪恶感的文化所包围」(《爱的圣事》通谕20),信友们常常忽略了主动参与的个人条件,这些条件应该再度地被予以重视与实践:(参考:《爱的圣事》通谕55

特稿:主显节向我们揭示人生的目标就是“愈显主荣”
2014-01-05

这些态度可能源自不同的因由:例如对世上邪恶的反抗、对宗教的无知或漠不关心、对世俗和财富的焦虑、信徒们的坏榜样、敌视宗教的思想潮流以及犯罪者的倾向——他们由于害怕便躲藏起来,不敢面对天主及逃避祂的召唤

郭进军神父分享“微风门徒班”之福传经验
2017-09-18

因为我们很多时候生活在罪恶和世俗的奴役中,不自由,很痛苦,有些基督徒成了怨妇、怨男,抱怨领导,指责长上,怨恨同事等,把责任完全推到别人身上,就如亚当对天主说的:是你造的那个女人让我吃了这树上的果子。

辽宁教区:新任裴军民主教专访
2008-07-14

现在教会中存在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在修院作修士时,灵修上都很积极;一旦圣了神父,到堂区工作后,忙碌的牧灵工作,没有规律的生活,同时受到世俗精神的影响,灵修水平就会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