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复活节的意义:走出去,是人走出罪与恶的奴役,过渡到爱与善的自由。因为天主是生命,纯是生命,祂的光荣就是我们,生活的人(参阅:圣依勒内《反异端论》4,20,5-7)。
杨因罪入狱后,为保产业而将其改建为供奉地藏王的“仁恩寺”。
然而,蕴藏在基督这彻底的自我给予中,同时他也同样从人——基督徒得有完全的“接受”就如他降生接受了人性,与人同居共处,以慈爱和宽恕接纳了同胞——妇孺、罪人和外邦人,基督的接受及给予不是对立的两面,而是他与人相遇
前四者或是罪妇,或是外邦女子,为表示耶稣是人类救主,连外邦人与罪人都包括在他的族谱之内(参阅玛1:1—17)。
他就是“天主的羔羊,除免进罪者,天主子。”作者笔下也暗示了,耶稣日后要建立的圣体圣事,即耶稣以麦面饼变成自己的身体,以葡萄酒变成自己的血。以酒象征悦乐人心的新约。
圣奥斯定说:“因为你造了他,但没有造他的罪。”三字经曰:“人之初,性本善。”可见,造物主造人是何等美善仁慈。是受造物人自己的自私和骄傲的恶性膨胀,导致一些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伯多禄虽然知道耶稣是默西亚,但他的回答也是有根据的,因为他知道耶稣的谦虚,从不高高在上为自己搞特权,据说在他传教之初曾接受了根本没有必要接受的若翰的洗礼,他处处平易近人,甚至与税吏和罪人们都打成一片,这说明他是一个普通犹太人
司祭应有若翰精神 若翰来时,他没有把人引到自己跟前,而是对门徒指着耶稣说:“看,天主的羔羊,除免世罪者,这就是我所说的那一位,他在我以后来到,却在我以前存在(若一29-30)。”
根据方济会的传统,会士们通常在论贫穷课题时,区分“社会贫穷”与“志愿贫穷”这两个基本点,前者乃是由于人类的罪性所造成的悲剧,而后者则是一种生命的选择——无限丰盛的充实;方济贫穷神学对于现代社会的意义,并非只是以社会正义来批判社会的不公而已
为此,我决定给予所有司铎权力,在禧年期间,赦免那些犯了堕胎罪的信徒,只要他们诚心寻求宽恕;凡抵触此项决定的,一概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