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尔各答的德肋撒修女甘愿生活在印度最穷困和肮脏的贫民窟呢?为什么她一心一意地工作在穷人之中,为他们捐款建住房和改善其生活状况呢?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是耶稣基督的追随者。
在菲律宾、印度、韩国等地,有些团体或堂区就成立了“手机短信福传中心”。印度尼西亚天主教主教团礼仪委员会在2005年就开设了一项移动电话短讯服务。
印度的德肋撒修女从不通过媒体自我炫耀,可她的爱却洒满了人生之路。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都不是伟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好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
据《宁波市志》记载,明崇祯元年(1628年),应鄞县教徒王芳济(1624年在北京入教)的邀请,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费乐德从杭州来宁波传教,发展了教徒80余人,其中王方济一家25人。
中国教会神职人员和教徒又多了一位可效仿的榜样、典范,而且是载入中国史册的名人。
除了巴比伦、小亚细亚和希腊之外,埃及(参见Apophis蛇)、印度(称为Vrtra的龙)伊朗和北欧的文献中也都有“龙”这个象征,但在这些民族中,龙的象征意义似乎都是一样的:龙代表无秩序(希腊语的“Chaos
来自印度、居港多年的苏神父强调,航运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船员于各地间运载货物,我们的生活都有赖他们。然而,他们在海,上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我祈祷,希望他们每次都能顺利上岸。
反思亚洲文化,普遍受中国儒家思想和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独一善的文化。古代哲人们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此才有《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调。
序言印度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1910–1997),仁爱会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主教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