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分析在西方传统中的“龙”和“凤”
2007-02-27

除了巴比伦、小亚细亚和希腊之外,埃及(参见Apophis蛇)、印度(称为Vrtra的龙)伊朗和北欧的文献中也都有“龙”这个象征,但在这些民族中,龙的象征意义似乎都是一样的:龙代表无秩序(希腊语的“Chaos

宁波:一座建筑,牵动全城人的心
2014-07-30

据《宁波市志》记载,明崇祯元年(1628年),应鄞县教徒王芳济(1624年在北京入教)的邀请,葡萄牙天主教传教士费乐德从杭州来宁波传教,发展了教徒80余人,其中王方济一家25人。

特稿:利玛窦列品随想
2014-01-16

中国教会神职人员和教徒又多了一位可效仿的榜样、典范,而且是载入中国史册的名人。

罗马:德兰修女宣圣现场
2016-09-04

香港:港口专职司铎牧访海员提供心灵支持
2012-07-19

来自印度、居港多年的苏神父强调,航运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船员于各地间运载货物,我们的生活都有赖他们。然而,他们在海,上生命时刻受到威胁,我祈祷,希望他们每次都能顺利上岸。

不同文化背景对信仰及福传的影响
2009-08-28

反思亚洲文化,普遍受中国儒家思想和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的是独一善的文化。古代哲人们认为,人性本是善的,因此才有《三字经》中的“人之初,性本善”的论调。

为爱而生:在将临期与德肋撒修女一起祈祷(第二周)
2021-12-03

序言印度加尔各答的圣德肋撒修女(1910–1997),仁爱会的创始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天主教女性。

圣人在人间
2007-04-30

前任伟大的教宗若望保禄二世,刚去世就被人在心里默认为圣人;印度的德肋撒修女,以她贫穷而奉献的生活,在现世就被人看作是一个活在贫民窟的圣人。

两位圣人教宗留给我们的财富与挑战
2014-05-07

为了重修与其他分离的基督宗教之间的关系,他于1960年成立了促进基督徒合一秘书处,1961年派代表访问君士坦丁堡的东正教宗主教,并于同年11月派员参加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世界宗教会议。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界抗战斗争论析
2014-11-04

有鉴于此,社会部拟策划组织中国佛教访问团,前往缅甸、泰国、越南、印度、锡兰各国开展抗战宣传,弘扬中华文化,揭露敌方阴谋,藉收国民外交之功效[17](P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