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汉画像石研究会会员马先生介绍,汉画像石是丝绸之路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在数以千计的画石中,很多是宗教神学方面的信息,它以大量的资料向我们揭示了早在两千多年前,外国宗教就已大规模地传入中国。
今天在金牧诞辰百周年研讨会上,再次重温他对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历史贡献的同时,我还想从与金鲁贤主教相识和服务及交往经历来缅怀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牧者,尝试更多地认识这位德高望重的前辈。
——在开展宗教文化交流交往方面,承办亚洲博鳌论坛宗教领袖对话分论坛,邀请亚洲国家宗教领袖以心平天下平——同愿同行亚太梦为主题进行讨论。
他为布鲁塞尔百年宫顶雕塑的大型城雕和帮助埃尔热编绘的《丁丁历险记——蓝莲花》等;以及半个世纪后他再次赴欧洲为埃尔热、德彪西甚至法国总统密特朗塑像,使他誉满欧洲,成为中国雕塑家进军欧洲的第一人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林主教于九七年与葡萄牙天主教大学共同创办澳门高等校际学院,为本地教会对高等教育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新贡献。澳门教区一直缺乏司铎圣召,最近一次晋铎礼已是九二年。
同日,他在台北世界贸易中心以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身分,主持首届「海峡两岸宗教出版物联展」开幕典礼。交流团也分别拜访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领袖,了解台湾各宗教现况。
自从担任中国中心主任后,他更是不遗余力地宣传中国、介绍中国、从多方面推动中西方文化交流。他为中欧教会的交流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样,当自己的真实面貌受到挑战时,便能够产生更多的自觉,进而在各种文化交流接触时,促进了解和承认那些真正的人性价值。为了积极地面对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公平的机会均等,这在教育和知识传递上尤其如此。
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以《徐光启-利玛窦在新时代的重要意义》为题作主旨演讲,提出在全球化时代,应该加强文化交流与融合,积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促进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
利玛窦在肇庆六年,打造了开启中西文化交流大门的钥匙,所创业绩,有不少堪称为“中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