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不全心热爱耶稣的时候,其他的情感就会飘移不定,开始寻找别的偶像。问:内格里主教,基督圣体瞻礼那天,教宗警告教会内也蔓延着俗化的危险,您以为如何?
他们邀请众人不要强迫外邦人接受割损,却只要求他们戒避偶像及其所有的表达方式。众人由这次讨论达致共识,这项决定以写给安提约基雅的信函获得批准(同上,十五7-21)。”
兄弟姐妹们,所有那导致任何弃绝效率和消费的偶像,但必要的是不要去在浪费生命的事物上丢失自己,好像那时在“阴府”所做的。
在旧约圣经中,处处可以看到捣毁偶像,严禁向水火雷风及星辰异物崇奉叩拜,因为这些都是受造物,不是神。
她在银幕上的丑态反映着欧洲的灵性光景:撒旦教、LGBTQ、共济会和现代主义成了人们趋之若鹜所敬拜的偶像,在反基督主义浪潮的裹挟下,任何胡言乱语的放纵都被视为政治正确。
旧约中先知们邀请以色列人离开偶像、不正当和不道德的行为,而回归天主的仁慈和救赎。圣经有关皈依的训令启示了天人关系中的三件事实:1)罪恶的人类与天主疏离,深切地需要与父复合。
教宗也批评协调不当和精神痴呆的疾病,称患这疾病的人忘记了与上主的相遇,日益成为他们亲手雕塑的偶像的奴隶。教宗表示,一旦外表、衣着颜色和追求荣誉成了生活的首要目标,就会患上争夺和自夸的疾病。
为能进入奥迹,我们需要软弱无力的卑微,放弃我们的偶像,而转向朝拜。不朝拜就无法进入奥迹。这一切训导,是耶稣的这些女性门徒教导我们的。在那个夜晚,她们与圣母玛利亚一同守夜。
而在收敛阵亡者的尸体时,发现这些亡者的内衣里藏着偶像的符。于是众人一同“同心哀祷,求天主使他们所犯过恶,得以完全赫免。……大众募捐了二千两银子送到耶路撒冷作赎罪祭的献仪”(四十至四十三节)。
‘於是各外邦民族都表示服从君王的谕令,也有许多以色列人甘心接受了他的宗教,向偶像献祭,亵渎安息日’(加上一42b-43)。这就是背教。因此,世俗使人走入划一思想,走向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