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杯的原材料是产于亚历山大和叙利亚之间的一种红玛瑙。毫无疑问,它是公元前一世纪产于巴勒斯坦的杯子。是犹太人在庆祝逾越节晚餐中所使用的“祝福之杯”,属于犹太家庭中最重要的物品。
1655年,新教宗亚历山大七世终于接见了卜弥格和陈安德,并交给他们《教宗复明太后书》和《教宗复庞太监书》,分别致王太后和庞天寿的回信。亚历山大七世虽然同情南明朝廷的艰难处境,但他提供不了实际帮助。
据美国之音报道,谢努达作为第117任亚历山大教宗以及全非洲主教,用很多人群中民众的话说,是用仁慈和坚强的方式领导着他所在的教会。而且,他生前非常致力于化解宗教派系的争端。
保拉狄著的(沙漠教父的历史)记述了不少这些古代独修士令人惊叹的奇事,他也说,其中有一些事,可能读者不相信是真的;例如亚历山大里亚的马加利,整个四旬期就日以继夜地站着度过,而且只靠吃包心菜维生。
阿颇罗原是埃及亚历山大一位虔诚的犹太人,具有口才,长于圣经,心神热切,教导人也很详实,但只知道若翰的洗礼。他在厄弗所遇见了普黎史拉和阿桂拉,因而得以更深入地认识天主的道路。
地图准确无误的标出了公元6世纪耶路撒冷与亚历山大等古巴勒斯坦和埃及等城市以及河流海洋的位置。虽然教堂历经重建,但地图却还是原来的,经千年的岁月侵蚀以及地震,现在地图只有原来的1/3,2/3被破坏。
亚历山大教父奥力振(Origen185—254C.D.),曾被推崇为初期教会最早期的圣经学者,他认为人既然有灵、魂、体三部分(得前5:23),圣经也有字义、道德、属灵三方面的含义。
约纳堂(玛加伯兄弟之一)曾被亚历山大王封为一等朋友,是为最高的荣衔(加上10:65)。
玛27:32);路加福音同样记载:他们把耶稣带走的时候,就抓住了一个从田间来的基肋乃人西满,把十字架放在他肩上,叫他在耶稣后面背着(路23:26);马尔谷福音中记载得更为详细:有一个基肋乃人西满,是亚历山大和鲁富的父亲
于1255年由教宗亚历山大四世列入圣品。(摘自《圣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