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见虹霓,就当赞美它的创造者;它的光彩极其灿烂。(德43:12)彩虹一般在盛夏突降暴雨复而晴天的时候才有机会出现,或许今天老人的功德感动上天。6月5日早上在村里教堂前的小广场上为老人举行葬礼弥撒。
赞美天主,阿肋路亚!
愿基督永受赞美!”(220)。(原载:梵蒂冈新闻网)
鼓励大家在本堂神父的带领下,每个星期五(瞻礼六)热心敬礼耶稣圣心,斋戒祈祷,敬拜赞美,集体诵念《慈悲串经》和《拜苦路》。为朝圣禧年祈福求恩,积极参与教会的禧年活动!
这与天主教人在天堂里默观、赞美天主,分享其天主性近似。大乘佛教连魔鬼最后也会得救。天主教的教父奥力振也持此说,但后来被斥为异端,我认为此说和天主教的否定神学(伪狄奥尼修斯)应可以成为两教的沟通点。
在此除夕,大众团聚的日子,我们更应赞美你,感谢你,因为你藉着你的爱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创造了万物,且在他内加以保存,同时又藉着他,召集我们成为你特选的子女,与你欢欣团聚。
而在《智慧篇〉里,则是将这在逾越庆典咏唱赞美诗歌的古老起源归功于列祖们:「善人的圣洁子孙,都在暗中献了祭,同心立定了神圣的盟约,为使圣徒们同甘共苦,同唱了列祖的赞美歌曲」(智十八9)。
还有一件令我羞愧而使母亲伤心的事,是在我小学四年级时,因为贪玩我拒绝到教堂去赞美天主。母亲很是生气,那是我一生中所见她仅有的动怒。母亲气愤地告诉我,不去教堂祈祷就不准我吃饭,还指着我的身后说:看!
我们每天都要感谢、赞美、敬拜仁慈大能的天主!我仍然一头雾水。那不念经会怎样?不念经天主就不爱你,也就不保佑你了!一旁的奶奶答道。回头看爷爷,他继续数着他的念珠,不再理我。
其目的在于用以歌颂、赞美天主,当然也有悼念性、鼓励性、祈祷性和功能性的圣歌。而俗乐就是用在教会以外的音乐,是民间流行的音乐,像秦腔、黄梅调、流行歌曲、儿歌、华尔滋等都属于俗乐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