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夏,厄玛奴尔‧罗弼雅神父听到从中国神慰院到他所在的修院拜访的汪院长(DomLouisBrun)的讲话,有关中国修院的介绍,并强调在传道区建立默观修院的迫切需要。
他们都是为了活出从天主而来的神恩,活出福音的精神而成为团体的一员。他们之中大多数是本堂神父,为了体现这种精神,他们主动要求到最贫困的堂区服务。
事实上,我们必须的“再装备时刻”不仅来自当我们身体或精神的休息,而且也来自我们之间的兄弟般会晤中开放自己:增加兄弟情谊,提供内在的空间,而不让我们在职务的挑战中感到孤独。
正是他们这种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福音才得以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得到传播,他们不愧为中国教会的开拓者。河北正定教区荷兰籍的文致和主教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无论你做哪种祈祷都应该具备一些祈祷当有的精神:心存敬畏、满怀信心、坚持不懈、常存感恩。祈祷并不只是一味地向天主要什么、求什么,却从不聆听他的声音。
本以为是令人心酸的探视,不曾想到,她却充满了无限的喜乐地对我说:“天主还允许我的舌头能讲话,那我可得充分发挥它的功能,免得白白浪费主的恩赐……”后来据她的家人讲,就在她生命的最后那段时日里,劝化感动了好几位病友认识了天主
当晚的守夜礼是一场沉浸在音乐、色彩、舞蹈和见证气氛中的精神盛宴。教宗的感动与微笑反映出全世界家庭的热情、爱戴与喜悦。
以下为其新闻发布的新闻全文:承续利玛窦友谊精神的友好致意《公教文明》中文版耶稣会期刊的最新国际展望:首发简体中文版罗马,2020年4月20日。
教宗的讲话从穷人的见证谈起,说道:「我感谢你们的邀请。我是受邀参加世界穷人日的。这个构想源自于你们,然后逐渐成形,现在到了第五届。我为这个世界穷人日的构想而感谢天主。
例如:宣读圣言、参与公共礼仪祈祷、诵念经文,歌唱……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呼吸与精神之间的和谐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