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引佛经教导为证,于诸有情,应摄受者,能摄受之;应恐怖者,能恐怖之,见恶劫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我宁杀彼堕那落迦,以怜悯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反,多生功德。
我劳改回申将近20年,我的经验是地位在变高、朋友在减少,也可以说主教在教区内、在神职人员中无朋友!想想可悲,这又能怪谁呢?有些人向我说:教区神父应过团体的生活。
不少父母为儿女申请了“信德”,促使他们阅读。报上精辟的信仰短文,朴实无华的见证,发生在身边的模范教友的事迹,打动了他们的心,青年们重新走进了教堂。
属灵知识的贫乏、信仰的愚昧,导致他们易入歧途;农村缺医少药,不少人信主是因为求其他神不灵而改信的,他们的信仰只停留在‘入门求福保平安’的水平上,没有在灵命的深处真正认识神。
令朋友印象最深的,是他在生命中最危急时不断重复说的:天主所要的并不是苛求。现在他长眠在利拉区的公墓。安博士利神父留下的印记是主所走过的印记。他巨大的成功,秘密在于将自己投放在天主的恩宠上,持久的努力。
因此我们守的是自己的规矩,听命是听得自己的命。因为是我们自己把自己置于会规之下,自己把支配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天主和修会,正如基督甘愿把自己交在父的权下,甚至人的权力之下一样。
世俗上的事要帮忙,但他更看重救助炼灵方面的事,他经常说:天主命我泛爱人,救助炼灵是本分。他求弥撒意向最多的就是为众炼灵,祈愿天主以仁慈赏报他们,使他们都能早日享见天主的圣容。
在那短短几天中所经验到的欢庆的气氛与灵命的热忱,正是基督的圣神临在最显明的记号。
然而,由于她没有真正认识耶稣,所以并不是经常去教会,也很少读圣经,灵命并没有得到成长。尤其身处演艺圈,常常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甚至有三年时间,她离开了教会,过着自以为自由的生活。
她说:儿子成为神父,我认为不是爹妈有德行,是天主的拣选,天主要的我都给,天主给的我都要,从肉体上讲神父是我儿子,但从灵命上讲,那是天主在利用他,他是天主的器皿,天主来打造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