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后的今天,一想到至今还有许多人未能认识基督、还没有听到救恩的信息,我们就不能保持平静。不仅如此,还有加上那些虽然已经获得了福音宣讲,但他们忘记、放弃了福音,不再在教会里的人。
无论一个人现在怎么样,无论一个人是不是基督徒,主耶稣都将同样的救恩赐予我们每个人。所以,我们要以“在天堂相聚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家人、朋友和那些软弱的兄弟姐妹们。
圣经为我们举出一些例子,说明许多男女是在晚年时蒙天主召叫参与祂的救恩计划。我们想到亚巴郎与撒辣,年事已高,对天主许诺他们有子嗣感到难以置信;他们没有子孙,似乎使他们对未来不再有任何盼望。
十字架是基督救恩的标记,他的两边各有一位辅礼人员手持点燃的蜡烛,象征基督是世界的光。问:十字架和蜡烛之后是谁?答:是其他的辅祭员和辅礼人员,按照礼仪安排列队。问:读经员在游行中要做什么?
每一个人都是天父的孩子,主耶稣要将救恩带给好人和坏人。在经师和法利塞人不断请主耶稣“做出判断”之后,他站起来,向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没有罪,先向她投石吧!”这是提醒和警醒!
节日是重温天主救恩作为、不断更新信仰生命的时刻。重复的祭献表达:我们每日都需要天主,每天都要更新奉献自己。四、献祭与信仰生活的连结问8:这些祭献如何与今天的基督徒生活有关?
上主与以色列民订立了神圣的盟约(covenant),祝福与咒诅是盟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以强调:上主的权能与圣洁子民的责任与选择自由道德因果的严肃性这也预示了新约中耶稣所成全的救恩盟约,其中恩典与责任同样并存
向它们奉香表示我们敬拜天主,承认祂的救恩工程。问:为什么辅礼人员还要向主祭和会众奉香?
这一传统并非机械式的“计算”,而是彰显天主赋予人类参与救恩工程的尊荣——炼狱的“时限”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教会爱与代祷的反映。
于是,她给女儿取名黄爱恩,暗含恩典之意。爸爸妈妈把黄爱恩保护得很好,没有告诉她身体残障的事实,但是一上幼儿园,黄爱恩便发觉自己的手指与其他小朋友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