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在繁忙的工作一天之后,回到家里,也许我们唯一想做的就是赶快倒头睡去。
天主曾用比喻给耶肋米亚先知上了很好的一课:那时,天主有话传给耶肋米亚,要他起来下到陶工家里去……陶工正在轮盘上工作。
到了姥姥家里,看到姥姥躺在病床上,手里拿着念珠正在念玫瑰经。妈妈对姥姥说:你的神父外甥来看你来了。姥姥伸出手来握着我的手激动地说:一定要热心祈祷诵念玫瑰经,只有热心祈祷才能使我们永远跟随耶稣!
因此,不仅是那只被扛在肩上的羊,所有的羊都将跟随牧人到祂的家里,与好友及邻人大事欢庆。我们要常常省思这个比喻,因为在基督徒团体中总有某些人缺席,离开团体,留下空空的位置。
回到家里,墙上挂上圣像,桌上摆上鲜花。一转身,夫妻反目,婆媳争吵,天主在哪里?他不是座上客,而是挂在墙上的画。
回想去年此时,我正在李神父、崔修女、陈修女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我们一群大学生青年在赵阿姨家里与神父、修女们一起探讨如何给高考学子减压、如何做考前辅导等。
我还邀请家长聚集在一起录制祝福视频,我和热心的家长驱车二十几公里去学生家里为他们的父母录制祝福语。那些陪着我疯狂的家长常常会说:你身上有股与众不同的力量。
当妻子带女儿飞往波士顿求医时,丈夫在家里照顾另外两个孩子,竭力赚钱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正是他们相互间的理解和爱,才有了温暖和谐的家,使得大女儿能坦然面对学业上的失败,小女儿为了二姐能舍弃心爱的披萨
虽然在家里,经常会进教堂祈祷,参与弥撒,学要理,可是这些东西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更像是一种负担。想要等着自由后,把它抛弃,以便更好地飞翔。
教宗方济各赞许了爱尔兰教会在学校和堂区的要理讲授计划,同时也强调「传递信仰的首要场所是家庭」:「透过父母亲在日常生活中从容不迫地敬爱上主、信赖天主圣言的榜样」,孩子在家里学会这份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