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教宗提出「科学和灵性的行动」二者并重,也就是要「落实管理措施,同时也要忏悔、祈祷和自我谴责」。
我的责任主要是灵性层面的,如帮助被判死刑的囚犯在执刑前做一些心灵准备。那期间,我内心的痛苦是无法表达的。因着生命之主的持续召唤与保护,我方才走过了那段苦涩的艰难之路。
在人们的集体创作中,安神父变成了『具有医治能力的神人』:他的铎职让他为病人带来不只是身体上,还有灵性上和心灵上的医治。作为外科医生,安神父特别关心身为母亲和孕妇的女士。
德兰是几个传教士的“灵性姊妹”:她在修道院通过信件、祈祷和为他们不断地做刻苦来陪伴他们。她不张扬,仅为传教使命祈祷,就像一个发动机,虽然藏而不露,却供给汽车前进的动力。
但她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爱,她的坦诚、质朴,她对灵性生命的重视,对堂区的热爱与奉献,都深深地留在了石景山教友的印象之中!因为彼此心中有爱,才会有思念!
他说这个世界深深需要精神灵性,却感到难于进入教会的奥秘里面。即使教会内部的人,有时也会因为生活工作习惯而使信德的光芒暗淡下来,而教会的美丽灿烂也会因为教会人员的罪过和软弱而遭到遮盖。
教宗说:「我们人人都有灵性上的疾病,无法单凭一己之力来医治;我们人人都有根深蒂固的坏习惯,无法单凭一己之力来拔除;我们人人都有一些使我们裹足不前的恐惧,无法单凭一己之力来克服。
病难与恩赐,让我们一家人更加懂得珍惜灵性生命,懂得感恩戴德。感恩天主的大爱,不仅拯救了我爱人的生命,更是拯救了他的灵魂,感恩所有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祝愿恩人们身心灵安康,主恩常伴!
在这一天,好好念想曾陪同我们人生一段旅程的惠中司铎及与其过往之事,跟念想中的他说说话,对我个人灵性生命的修缮,多少有点意义。吴惠中1968年7月13日生于太仓双凤一公教家庭,非富贵饱学之士。
“简而言之,同道偕行是一条灵性更新和结构改革之路,旨在使教会更具参与性和传教精神,使其能够与每一个人同行,散发基督的光辉”(第28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