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停留在这一表面现象看,约伯的朋友说的一点没错,但仔细加以深究,就不难发现,天主加给以色列人的苦难包含着天主对以色列人巨大无此的慈爱和期待。
他的希望和期待体现在日常的耐心中,他不顾一切,保持醒悟,直到最后他的眼睛看到了预许的救恩。教宗接着说,西默盎的耐心是天主耐心的一面镜子。
是恩宠让人为自己的罪孽哀伤,记起我们失落的恩宠境界,因我们失去了天主期待的纯洁而哭泣。而第二种悲伤,它相反却是一种灵魂上的病态。当一欲望或希望消失时,它就会在人心中升起。
主与他们同行、说明他们所爱的师傅就是他们期待的默西亚,并使他们记起与主耶稣的最后晚餐,他们便感到内心再次因对主的热情而变得火热。
期待基督的葡萄园里有越来越多的好牧人来牧放他们的羊群,把更多亡羊领回主的羊栈。
确实,在如此期待之后,“为这位世界的救主没有住处,为这位万物都是借着祂并且为了祂而受造的”(参哥1:16)”(本笃十六世,《幼年故事》,2012年,80页)。
当然,在这里不是要解决这个问题,此外,在两教会间业已建立的对话氛围中,这个问题已经失去了过去的敌意,今天,我们可以期待完全相互接受,作为主要的“可调和的分歧”之一。我喜欢说:“可调和的分歧”。
我们期待他们的研究与新的发现,就像都灵殓布一样。但是从信仰的角度考虑,我总觉得我们的信仰是有根有据的历史传承,每件圣物都在告诉我们信仰的真实性,为主耶稣做活的见证,增加我们的信德。
(谷1:14)耶稣召唤人的皈依与忏悔在基督徒生活中应时刻回响,不只是外在的行动,重在内心的皈依,内心的忏悔,厌恶自己的恶行,有改变生活的渴望,期待天主的仁慈并赖他恩宠的助佑。
很多旧约的章节指出人们并非期待一个严肃的默西亚。他们认为当默西亚到来之时,他不仅带来和平、治疗及救恩,也带来喜乐。